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乱世玄女情 > 第一卷:黑云压城城欲摧 第二十八章:势力均衡

第一卷:黑云压城城欲摧 第二十八章:势力均衡

皇帝这个危险的职业,并不是谁想干就能干的。从三皇五帝开始,几千年下来,一把手的日子总是不好过的。远的不说,便说是近一百年来,出了几十个皇帝名义的强人,就没几个有好下场的。曹操对汉帝刘协说过:“若是没有我,这天下还不知有多少人要称帝,都要先来杀你。”这本是吓唬刘协的话,但背后有个意思,曹操宰了很多已称帝或准备称帝的枭雄,袁术、袁绍、卢布、董卓等等。所以皇帝确实不好干。

权力的巨大诱惑驱动着无数的英雄去冒险,毕竟皇帝才是整个权力金字塔的最顶层,那种君临天下号令一切的感觉的确令人向往。于是挖空心思削尖了脑袋一门心思的往上钻。当司马绍将荆州的民心和祖元寿的上表一起送到建业城时,司马桢长长的松了一口气,提到嗓子眼的小心脏终于放回去了。

荆州之事办得漂亮!司马桢对大儿子的能力赞不绝口。荆州刺史祖元寿的归顺,使司马桢成为了江南最有实力和威望的人,从而由他承继大统登上皇位成了他不能推卸的责任。所谓民心所聚,众望所归啊。每想到此,司马桢便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想到他一个末枝皇子,曾经无权无势,寄人篱下,在权力争夺的漩涡中侥幸逃脱,到如今稳坐江东,继而登基称帝,这是何等传奇的励志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司马桢。在王弼的安排下,太初宫和丹阳宫正在紧张的修缮,那是当年的江东英雄孙仲谋称帝的地方,如今也将成为司马桢中兴大晋朝的见证。司马桢洋洋自得的笑着。

笑着笑着,司马桢的脸僵住了,他面色冰冷的盯着文案上那堆的小山似的文牍,皱紧了眉头。最上面的便是于望上报的玄武军骠骑营谋反的案子。如今的江东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视在这个案子上。玄武军骠骑营谋反的事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结果已经无法更改。本来一个小小的骠骑营无足轻重,可是眼下却成了本地士族和南迁士族权力争斗的焦点。因为玄武军在江东的独特作用,便注定了玄武军微小的风吹草动也会掀起江东的滔天巨浪。

于望黄桂等坚持严办,对谋反的兵士尽数斩尽杀绝,并要求重新调整玄武军的领导班子。王弼储东白等南迁士族强调军民团结的重要性,要求团结北方南迁的士族和百姓,力保兵士性命,主张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首先得保住储才生的性命啊。

司马桢挠头了,本地士族是财政上的主要支持者,控制着经济命脉。而政府的高级官员和军队将官却主要从南迁士族家中诞生,南迁士族便控制了政治命门。司马桢把脑袋往桌子上猛地撞着,骂道:“他奶奶的,叫老子怎么样吗!这个不敢得罪,那个得罪不得,这个皇帝当得真没意思!”

不光他挠头,他那文武双全的大儿子也是挠头了。当着祖元寿的面不好意思丢人,回到住处的司马绍急的坐立不安,唉声叹气。木连暖思筹良久,叹道:“走,只有离开江东,才能保住性命!司马兄,我来回信,请建业王说给江东的大老爷们听听,必能保住骠骑营兄弟的性命。”木连暖写道:“荆州祖元寿之所以肯归顺江东,因畏惧江东玄武军的实力。若知玄武军内乱,恐祖元寿不再归顺。若此时祖元寿挟世子顺江而下,江东不保。此其一也。任命江东本地士族的官员督管玄武大营的军事。既可以去除心里的芥蒂,又可以制衡南北士族的力量,毕竟率领大军北上的王中仁是南迁士族的代表。此其二也。骠骑营大都由南迁百姓组成,若全部诛杀恐造成江东不稳,尽失南渡百姓的民心。不如利用他们与胡人的仇恨,将他们遣派淮水寿春前线,既可以抵挡胡人,又不失民心,还能拱卫建业城,更有利于建业王的登基。百利无一害,此其三也。”司马绍一看,舒展了眉头,大笑:“如此为我父王考虑,若不听从于你,父王必不好意思了。呵呵。”盖上印鉴,把回信送回江东。

正焦头烂额的司马桢就像是见到了救星,他火速的召集了王弼储东白于望黄桂等人,召开了江东南北士族的混合大会。司马桢说道:“昨日接到世子和祖元寿将军的来信,大喜啊。祖元寿言语恭谨,以江东和本王为尊,听奉江东的号令。只是他言语中对玄武军甚是羡慕和惧怕,若他知道玄武军内乱,怕是会心生嫌隙吧。世子直言:祖元寿若知江东玄武军内乱,说不定顺流而下,自己称帝也有可能。诸位卿家,你们说怎么办呢?”

王弼于望等人面面相觑,不知如何作答。王弼说道:“玄武军的事情,惟请建业王处置,本官绝无异言。”于望只好也是如此表态,毕竟马上便是儿女亲家,太过为难不好意思。司马桢兴奋之后,随即下了命令:北遣骠骑营、撤职储东白、任命黄宗杭为平南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