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吃人,是中国历史上经常出现却没人愿意提起的往事。自从农业文明诞生以后,吃人成为了为文明人所不耻的行为。然而,在这个胡人呼啸着占据中原的时代,吃人的悲剧再度惊人的出现了。这些个马背上的民族得意洋洋地,将自诩为诗书礼义教化天下的华夏族狠狠的踩在了脚下。这些华夏族的自尊被践踏到连畜生也不如。而最痛苦的莫过于经历了这个时代的华夏族的百姓。
清晨的长泽镇是美丽的。这个依山而建,被水环绕的镇子应是个富庶的地方。芷水沿着镇子外围流过,就像张开的臂膀将镇子紧紧的搂在怀中。然后,清静的镇子上空却仅有几户冒出了炊烟。这个镇子已经没有多少人了,因为胡人占据了谷阳县城。
韩老板的家便是这个镇上最大的宅子了。然而五六个进出的院子却是住满了奴隶,韩老板就是贩口行业的带头人。连暖和吴德来进了院子。院子里布满了一人多高的木笼子,木笼子外边放着一些石槽当做她们吃饭的地方。这些奴隶们病怏怏的躺在地上,茫然的眼中除了绝望,啥也没有。一个家丁喊道:“张开口,把牙露出来!”奴隶们顺从的张开了口,没有一丝的不情愿。
连暖说道:“请吴老板先挑口。”
吴德来赶紧推辞:“请木老板先来。”
连暖使了个眼色,说:“既是吴老板带着我来的,自然是您先挑。”
吴德来便走上前来,在笼子中指着,有个家丁拿着牌牌套在指定的奴隶手上,很快,吴德来挑口完成了。
连暖的挑口就遇到了麻烦了,不是这个牙不好,便是长得太寒碜。连暖左挑右选,最后只挑了75个,还发了满肚子牢骚。这又是要退货、降价、声誉、牛皮什么的,搞得韩老板坐立不安,沿着笼子乱窜,脸红脖子粗的。连暖偏是绕在边上牢骚个不停,而且总是跟在他的身后。窜着窜着,韩老板脸上挂不住了,他大喊一声:“来人,跟我再去营里拉些人回来。”转头向木连暖说道:“真是不好意思,请木老板再等几个时辰,我这就去带人。”说完便冲出门去。
韩老板带着十几个家丁急匆匆的出了镇子,向西北方向疾驰而去。包不凡带着几个兵士化作平民,远远的跟在后面。
过了芷水桥,又翻过了两座山,一路上从未遇见行人和村庄。自从胡贼来了,汉人的家园都废弃了,田地都荒芜了。老老少少的百姓不是逃走,便是逃入了深山密林,只是为了远远的躲开胡贼。包不凡看到了眼前的光景,不禁叹道: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往西北方走了三四十里地,在两座山中间的峡谷中,冒出了许多白色的棚帐,棚帐的外面都用木栅栏圈了起来。这是一个胡人的营地,棚帐上飞舞着绸布和白毛皮做成的旗子。这些白色的棚帐围城了一大圈,把中间围出了几里见方的地方,建了一大片的草棚。在白棚帐的的旁边,几对胡人骑兵在来回的巡逻着。韩老板的速度慢下来了,来到了营地的门口,恭恭敬敬的行了礼,嘀咕了一会,看门胡人便把他们放行进去了。
包不凡开始安排任务了。他将部下分成了三组,一组清点胡人数量,巡逻时间。二组看胡人的马厩和武器库,研究好具体位置和放火地点。三组爬上两边的高山看看有没有胡人的后援,全部人员两个时辰后原地会合。然后,包不凡悄悄的从外围摸近了营地,他要仔细的看一看营地里的情况。
包不凡匍匐着从茂密的草丛中穿过,他慢慢的爬向那一圈木栅栏。草丛中随处可见白色的长骨和短骨以及一些零散的小骨头。包不凡以为是山中野兽的余骨,便也不怎么介意。直到他爬到了棚帐后面的木栅栏边上,他才惊讶的发现一个极其可怕的事实---这些都是人的骨头。眼前的景象令人不寒而栗。木栅栏的下边零散的堆放着半人高的头骨堆。而且隔不了几步就会有另一个白色的头盖骨堆。木栅栏的里外两边的杂草地上密密麻麻色散落了灰色和白色的人骨头。长的是大腿骨,稍短的是臂骨和胫骨,细的是指骨,粗短的是-----。包不凡看不下了,他把头埋在草丛中,手抓进了泥土里。刚才心中的恐惧依然消失,代之而来的是无比的愤恨和坚定的决心。
包不凡编了个大草帽戴在头上,慢慢的靠近了一个挂着白毛的棚帐的后面,只隔着几米的距离,棚帐里的话语声清晰可闻。
“咱们这个战奴营已经快半个月没进人了,这样下去可不行,奴隶越来越少了。”
“也是,好像很久没仗打了,最近来催要人肉的也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