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 > 第385章 西南降服

第385章 西南降服

国中上下,无不为之惶恐,可谓举国震动。

只是楚人开出的投降条件,又实在是让谢宁有些难以决定,所以才迟迟下不了决心。

“南诏、大理二国,那边现在情况如何?对于楚人条件,他们是如何选择的?”

迟疑良久,谢宁看向下方众臣,忽然问道。

这一次楚国出兵,针对的并不只是他一个宋国,而是整个岭南、西南,剩余的三个楚国体系之外的国家。

而三个国家,宋国无疑是最弱的一个不论是领地、人口、还是宗师数量,都是最少的一个国家。

因此宋国的抉择,其实并不能影响整个三国局面,大理、南诏这两个夷国,才是决定这个西南区域是否可以和平易帜的关键所在。

“回禀大王,大理国那边,和我国一样,尚没有回复楚国消息。

但南诏国那边,这些日传来消息,其国中上下,似乎已经同意接受楚国条件,此时已经和楚国使臣展开谈判,接洽朝贡楚国,封国建邦之事了。”

下方有负责这些方面,消息灵动的大臣,回报道。

“南诏国已经同意了,他们能接受将整个国度一分为三,还要分出一部分,交给楚国直辖管控?”

谢宁听到此,不由惊诧。

这一次楚国整顿西南三国,给大理、南诏、宋国等国开出的条件,虽谈不上苛刻,但也用不上宽松。

楚国的要求是,西南三国,按照国中先天数量,以一位先天册封半郡为国的条件,将原本一个整体的三国,拆分成一个个以先天宗师为首的小国。

若按这个要求来做的话,那么原本有两郡之地的南诏国,将被拆分成三个仅有半郡的小国。

还有半郡将由楚国回收,成为直辖之土。

大理国倒是不用被收回国土,因为他国中有四位先天宗师,一人半郡,正好能将国内的两郡之地,给分个干净。

真正吃亏的还是宋国。

因为只有谢宁一位先天的缘故,所以按照此个政策来做的话,那么他将直接失去一郡之地,只能保留半郡之土。

而更过分的是不知是不是楚国也知道宋国好欺负,所以给他留下的半郡之地,还不是已经开发成熟地的九真郡。

而是宋国刚刚开拓不久,蛮夷遍地的银生郡。

这叫谢宁如何能接受?

要知道,银生郡原先在大理国之下的时候,都是属于贫瘠之土。

后面经过谢宁征讨,该地上的蛮夷土着,又被杀死、逃散了一大批,人口损失极为严重。

所以如今整个银生郡内,登记在册的百姓,也不过八万余户,三十余万人口罢了。

像这种穷困之地,即便去那里做个国王,又能有什么意思?

既收不上多少税,也养不起多少大军,说是国王,实际上还不如内地一知府,也就名头好听许多罢了。

而要被割让出去的九真郡,却是实打实的富庶之土,有户三十六万,人口一百七十余万,抵得上五六个银生郡。

当然,在楚国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宋国还能保下国祚,谢宁还能做一个王,在场诸多公卿还能保留自己的地位,这放到历朝历代,都是难得的美事了。

毕竟以往敌国王朝被灭,那可都是要杀进敌国王室,举国公卿都要沦为亡国之奴的。

如今楚国能如此优待宋国,已经实属难得了。

可凡事就怕比较。

看到南诏、大理得到的好处比自己多,哪怕知道自己待遇已经算不错了,谢宁依旧会感到自己吃亏了。

心中自然犹犹豫豫,很不甘心,做不出投降决定。

“大王,南诏国先前就受到楚国重创,后续又遭到赤黎、昆海、剑川等国数年骚扰,近几年来可以说饱受战争,国家疲惫。

其虽有两郡之地,但这地盘之上,民众被掠夺近半,还能剩下个一百五六十万,就算不错了。

所以其虽有三位先天宗师,可举国之兵,顶多十万。

但楚人在河谷、西川二郡,据兵十万,有两位先天宗师率领,兵压南诏北境。

赤黎、昆海、剑川三国,也各自在国内聚兵,响应楚国黔中兵马。

这几路大军聚过来,兵马怕是不下三十万,先天宗师也有六位。

以南诏国之力,又如何能抵抗?

硬扛下去,怕是真的有亡国灭种之忧。

与其如此,还不如直接投降。

反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