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诏王室有两位先天,哪怕国土四分,自家也能保留一半。
而该国大巫祭,也能得一国封地,可以说都有好处。
同时归顺楚国之后,同出一朝之下,赤黎、昆海、剑川三国有楚国约束,也不能再去攻打南诏三国。
他们也能从长久的战争中,解脱出来,安享太平。
有这些好处在,哪怕要分走半郡之地,对于南诏国来说,其实也能接受的。”
有熟知南诏国的大臣,跟谢宁分析情况。
不过这人话中意思,同样也是以南诏国为例,想劝自家大王臣服。
“大王,南诏国已经臣服,楚国得其之助,在西南之地,又将再多三位,先天十万兵马。
声势可谓再胜一分。
而我国就算联合大理,也顶多只有三四十万兵马,五位先天。
可楚人却能聚出五十万精锐,先天十二人。
此等实力,以非我两国能抗。
现在大理那边,若是得知南诏臣服的消息,怕已经产生动摇,不知何时便会向楚国投降。
到时我国若是顽抗最后,那楚人是否还愿意接纳我国,都将是个问题。
须知杀鸡儆猴啊!”
宗正卿谢永苦心劝戒。
“杀鸡儆猴……”谢宁听了,顿时心中一颤。
此次楚人不费一兵一卒,不死一人,便收降三国。
只等固然免去大量耗费死伤,但难免留下隐患,令不少人心中不服。
所以对楚国来说,若是能寻到一个合适目标,通过狠狠惩戒此目标,以达到威慑西南各国的目的,但无疑是极好的。
而纵观西南三国,也唯有宋国最符合这个条件。
原因无它。
宋国兵马最弱,国土最小,宗师最少,无疑是所有人眼中的一个软柿子。
不拿自己立威,难道去找足有四位先天,可出三十万兵马的大理国吗?
“宗正卿说的不错,我宋国不能再拖了。”
谢宁幡然醒悟,再不敢迟疑贪恋,忙对堂下众臣道:“快遣人去请楚国使者,就说孤愿意向楚国称臣纳贡,请使者来商议详细事务。”
“是。”
下方负责外交的大臣,闻言立刻匆匆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