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剩饭,办事效率那叫一个惊人。没用一个礼拜,新皇开春处斩刑犯,引来天降灾祸的传言,就传到了东府内院。府里上下议论纷纷,人心惶惶。只有皇妃暗暗发笑。不多时又传出吃桃子,腰系红绳能避祸的传言。一时桃子和红腰带都被疯抢。一个桃子卖到五钱银子,红腰带卖光了,人们就抢红绸红布,裁成条,系在腰间。这已经偏离了皇妃他们的本意,可传言如同汹涌的波涛,根本没人能阻挡得了。也是义王命不该绝,就在那一年的二月二,晴日当空的,忽然响了一串炸雷。冬天不打雷,这是常识。有违常理,那就是异常,征兆。人们更把这当做上天震怒的表现,更是惶惶不可终日,只须撒子乔装在人群中说了一声,“咱们去请求官府收回成命!”
人群就爆发出炸雷一般的吼声:“对!请官府收回成命!以免受到天谴!!”
瑞皇子虽然颇有心智,可到底是个孩子,刚登大宝,最怕的就是坐不稳这个皇位。一听百姓闹事,哪里有不慌的。他怀疑这是义王或应皇子暗中唆使,可闹事的人,没提义王半个字,只是说开春处斩刑犯,上逆天道,下违祖制。恐遗祸百姓。
跟群臣商议对策,群臣对此也是心有疑忌。哪里能说出一个所以然来。还是李维民,知道瑞皇子拿义王开刀,是圣上临终授意。圣上和义王这对敌手,互相忌惮了一辈子,谋了对方一辈子,也防了对方一辈子,到圣上临终两个人还是平手,谁也没敢先下手。所以圣上将此计授于瑞皇子,让他趁着刚登基,义王没有防备,将其一举拿下。因此,瑞皇子是断不会放虎归山的。便提出既然民间反对开春处斩,便将义王押在秋后处决。既可顺应天意,也能平息民意。瑞皇子无奈,只得应允。
虽然没有彻底将义王救出死牢,但能将眼看就要执行的死刑改判成死缓,也是一个不小的胜利。因此,不止皇妃和应皇子高兴,就连老夫人也从病榻上起来,直嚷着要喝小米粥。这是东府。至于东府以外的朝歌上下,那更是集体大大的松了一口气。他们并不在乎某一个人的死活,不管他是义王还是什么王,都跟他们没有一点关系。他们只在乎他们自己的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