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道:“死伤是难免的,若不病老便是战死,只有一统天下,才能真正安老一生。”他的话当然得到了王伯谷等一干人的响应。
以前我只知报仇,旁的一概不论,而今才深刻的认识到,我若报仇,手必得与西日昌一般又黑又红。仇敌乃一国之师的身份早已注定,我此生与白无缘。
我反复思索着一个问题,一家之恨和一国之命,究竟孰轻孰重?战场上杀伤,我毫无任何顾及,战士阵亡沙场武者死于刀枪,那是他们的宿命,可平民百姓的性命呢?
我往下细想去,一旦战争真正爆发,军士不足,布衣也得上,非军非武却要承受本不该的命运。再往下展开,究竟真正的罪孽是什么?葛仲逊为了天一诀,几乎灭了我黎族,西日昌为了天下,无视人命,硬造了一个天灾人祸。葛仲逊已经身为武圣,夺天一诀只为再上一层,西日昌本为王爷,上了一层还要再上一层。一个人的野心导致无穷的灾难,野草或许能尽,但狼子野心却永远不息,从古至今,由今往后……
我自然不会蠢到与西日昌探讨仁义,更不会试图影响他的决策。我尚有自知之明,一个胸中只存报仇小志的人物无法与一个觊觎天下的君王相提并论。我只是很矛盾,似乎我出现于西日昌的生命之中,并非意外。若我出了倾城苑隐居山野,在寻仇的路上只要不死,势必会被纳入西日昌麾下。
王伯谷接下来的差事很好做,就是逛一趟大杲蛮申江区域,然后回盛京领个治水不利的罪,而我则被西日昌带去了临川。
临川江上,西日昌遥望西秦方向,平静的道:“今年没办法带你去临川汇音了,但我很想在将来的某一日,亲眼看你一曲琵琶折煞所有乐师。”我知道他所指的是西秦临川汇音。
卷八;10
10
临川半途,西日昌便转南道,从容携我一路赏山游水。我横坐于他马前,将手搁在他臂上,他在我耳旁轻声曼语,没半字污言,却是句句挑拨。
“背立盈盈故作羞,你猜下一句是什么?”
“……坏的要死!”我的语调并不娇,倒有些冷,他却笑了。其实我说的是真的,他确实坏的要死。
“人之情性四点共同,知道哪四点吗?”
我想了一会,挑眉见他眼中精彩,心知定不是什么好话,但问还是要问的:“哪四点?”
“很简单,眼要看色,耳要听声,口要尝味,志气要得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