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镇守新唐 > 第9章 下山

第9章 下山

菁云山脉深处有一座山叫三姐山,三姐山东缓西陡,在西面的陡峰上有一座道观,叫做天封观。

这天封观有大殿一座,偏殿两处,当年乃是全真嵛山派道士所建立,建观师祖是嵛山派“通此加地仙”的“地”字辈,建观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

岁月流逝,时代飞速发展,天封观也饱经风霜,早已不复当初的繁盛景象。

十多年前,政府开发菁云山旅游业,外面的人向山里重新修了柏油路,游客变多,天封观的香火也因此增多了一些,得以继续维持。

天封观如今的观主叫做柳岱陵,柳岱陵下面还有三名弟子,分别叫奉仁、奉义、奉心,三弟子再往下便没了传承。

在这个时代,天封观和其他小庙一样,有着严重的断代危机。

不过柳岱陵却对此事并不操心,他是一个正统的全真道士,追求的是心中大道,门派的传承看的不是太重。

柳老道痴迷大道,表现在他几十年每日遵循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修行生活,早课晚课,打坐纳气,一样不落下。

自从十几年前观里通了电,游人变多,他甚至搬出了观中,从大殿后的一处高地上建了一个草庐隐居起来,将观中事物交由三个徒弟打理,自己继续过起苦修的生活来。

这一日,山外驶来一辆轿车,停在了天封观下面。

一个穿着绸缎长衫、大腹便便的老者从车上下来,他望了望台阶高处的天封观,拿起扇子扇了扇。

他叫王举,是东流县道教协会的理事,这次来是受人所托。

“这破地方还是多年未变,老柳这次真是撞了大运。”他这样嘀咕了一句,然后又对后面下车的两个弟子说道:“走,跟我上去吧。”

大热天的,没有空调,费了一番功夫,三人终于爬了上来,王举累的满身是汗。

“也不知道当年建这座观的人怎么想的,非要弄这么陡、这么长台阶为难弟子,现在弟子没几个了,又为难游客,纯属和钱过不去。”

来到此处观察,他摇了摇头,道观墙皮已经脱落,甚至裂开了好几处缝子,大门的拱角坏了也没人修,杂草倒是长得茂盛。

可以看出,这师徒四人是明显不会经营。

王举派了一个弟子进去喊人,片刻后,出来了一个着粗布道袍的中年男人。

他向王举问候道:“王师叔,什么风把您吹来了?”

“东风!”王举眯眼,笑着说道:“奉仁呐,是东风吹来了一件大好事落在了你们天封观头上。”

叫奉仁的中年道士闻听此言,眼睛一亮,对王举的态度更加恭敬,道:“王师叔,还请您进去客房,备上香茶,请您细说。”

“好”王举点头。

进入观中,王举看到了一群游客被一个干瘦道士劝着进香,但因为道士口齿不太利索,感兴趣的人看起来没有几个。

“嘿,奉义还是老样子啊。”王举笑着向奉仁说道,又扇了扇子,问他道:“奉心呢?”

“奉心师弟去了山下,给人做法事去了。”

“我记得你们这一脉不是全真吗?怎么会去做法事呢?”

奉仁不好意思地说道:“观里的生活需要钱粮维持,偶尔做一下也是无妨的。”

道教在百年前为大唐国教,后废止,如今有南北两派,北派全真,南派正一。

全真修内丹,住庙吃素,戒律近似佛门;正一修符箓,降神驱鬼,祈福禳灾,戒律较松。

这些规矩比较古早,随着时代发展,全真正一两派区别也在慢慢变化,像全真道士跑下山做法事的也不少见。

王举微抬了下嘴皮,还是没有再说什么。

来到客房中,他慢慢呷了一口热茶,发现味道不太好,于是撇了撇嘴,说道:

“师侄啊,我今天过来,是受了委托,替旅游公司做说客的。”

王举说完,从弟子手里接过了一份协议书,递给了奉仁。

奉仁没有多话,接了过来。

协议书上写着《关于东流县华阳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对天封观的保护开发协议》

他逐条看完了其中的内容,然后思索了一阵,对王举说道:“这事儿还得我们三个师兄弟一起商量才行。”

“你师父在干嘛呢?”

“还是老样子。”

“身体好着没?”

“看着挺精神的。”

“行,那我就不去看他了,这事儿你们担着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