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炎热,元祁的书房门大开。
半山看到少夫人前来,躬身行礼,直接引着孟初双进去。
千儿放下托盘里的水果,半山给孟初双奉上茶水便道:
“少爷,少夫人,老爷着人说黄昏后回府,奴才先去准备着。”
元祁点头,书房内只剩夫妻二人。
孟初双抿了口茶水,这才把账目递给元祁。
“相公,这是我的嫁妆单子,这些是府中的账目,还请相公过目。”
元祁随意翻看起来。
成婚那日,他便知孟府陪嫁的十里红妆乃是货真价实的丰厚。
“可是嫁妆账目核对不上?”
元祁眼神闪了闪,抓住的重点却不在孟初双的预料之中。
“相公,嫁妆账目并无问题,有问题的是驸马府的账目,相公看一看账上的银子。”
杯盖沿着茶碗的边缘划了一圈,孟初双又喝了一口茶水,
元祁看完账本,缓缓合上,沉默半晌才道:
“府上万万不会动用娘子的陪嫁,至于银子,我会想办法。”
元祁再一次会错了意。
“相公,我的陪嫁除了我愿意,不然谁也动不了,如今府上银子连两月也支持不了,你我大婚,着实花费不少,妾身想着不如做个营生赚银子,相公觉得如何?”
孟初双自小把银钱看的比命还要重要,深知有钱能使鬼推磨,没钱张嘴喝西风的道理。
要是想把她口袋里的银子掏出来贴补元府,万万行不通。
空空居士的抠搜,孟初双也得到了传承。
“营生?”元祁眼神落在茶盏上。
“对啊,赚银子,若只等着朝廷的俸禄,田庄、铺子的收成,只会坐吃山空,有了营生进项,岂不是更好?”
“娘子可是已有想法?”
“闻香楼如何?品茶、闻香、听曲。母亲给我陪嫁的茶园可制茶,师父对于调香信手拈来,听曲嘛,妾身觉得那一品香便是最好的人选。”
元祁这一次倒是听出了话中的精髓。
虽说他不懂什么制香,制茶,更不知一品香为何物。
元祁直接起身,从书架上取出一方锦盒。
又从里面拿出一张房契与一沓银票,递给孟初双:
“这是京中主街一座铺面的房契,我与父亲不善经营之道,如今正好给娘子做闻香阁的铺面,这些银票与府中账目无关,娘子收着,怎么用都随你。”
一句怎么用都随你,让孟初双眉开眼笑。
不仅有了铺面,连银子都有了,可翻开那些折叠的银票,孟初双还是觉得惊讶:
“相公有这么多私房?”
“皇后娘娘体恤,那些赏赐之物又不可随意处置,从小到大,娘娘时常贴补一些银钱。”
看来皇后也知晓驸马府不管有多少银子,都会被驸马拿去送到那烟花之地。
可怜元祁自小就知道攒钱,爹不亲,娘不爱,也不管自己的儿子需不需要银子。
翻着那一张张银票,孟初双神情畅快。
她从不否认自己喜爱银子,喜爱银票。
看她如此高兴,元祁也勾起唇角。
这样的娘子相貌好,心思单纯,肩能挑,手能提,还百毒不侵,的确是他的良配。
两人默契的端起茶盏喝茶,虽不是那恩爱夫妻,也无法生儿育女,可这样相敬如宾,也挺好。
“相公,妾身想要买些人手进府,品香阁的铺面需要重新修缮,人员的采买,掌柜、伙计都需要挑选合适的,少不得需要出府置办。”
孟初双虽说识字不像闺阁女子那般广泛,于诗词书画上又一窍不通。
可这识人、看账,制茶、调香,却是她引以为傲的手艺。
乡间庄子喝不到什么好茶,孟初双与空空居室在那山中遇到茶树,总会采摘上一些,对于春茶、秋茶的炒制,颇有心得。
平平无奇的嫩绿叶子,总能让她制出清洌醇香的口感。
“娘子若要出门,带上半山即可,他性子机灵又沉稳,对京中熟悉,有他在你身边,我也放心。”
“多谢相公。”
在这满是富贵迷人眼的京城中做买卖,若想做大,没有靠山那是万万不成的。
京中那些大有名气的茶楼,酒楼,风月楼,只要是有名气的铺子,哪一个不是背靠青山。
孟初双只把闻香楼当成个小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