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一位是如今的刀郎,另一位就是我三十年前的偶像郑智化。
郑智化和刀郎风格很像,能把像说话一样的歌词唱出天籁之音。郑智化雄浑而又沙哑的声音,极有穿透力,无论是:水手,星星点灯都是这样。郑智化的歌,虽然是忧伤的曲调,但却充满正能量,让人励志。
抬头的一片天,是男儿的一片天。。。。。
从那里传出来的歌声,正是我最喜欢的歌《星星点灯》,嗯额,发敏把我领过来,算是赶趟了。
咦,这个唱歌的人,好熟悉啊,我听出来了,是我们村口的小军,这个疯货,学习不咋地,唱蛮有激情的嘛。
班里的声音,只有他闭着眼睛,自我陶醉的声音。别的少男少女,都在聆听着他忘情的歌唱,也包括教室外旮旯里的我们。
一曲已罢,紧跟着刘德华的《忘情水》也唱起来了,小军模仿华仔的颤音,简直到了惟妙惟肖的地步,班里也传来山呼海啸的欢呼声,这反而刺激他更加卖力的表演。本来邋遢散落下来的长发,此时显得更加的狂野。
后来,我听说教音乐的老师非常看好他,鼓励他学习声乐知识,将来进军乐坛。只是这个二货文化知识实在是难以启齿,根本进不了专业学校的大门,初中毕业后,就一路向北当北漂去了。
期末考试完了,我一如既往的位居前三。丛大美女第一,孙班长第二,这小子一旦超过我,就不在我的屁股后面,追问我这我那了,一时间,我的耳根子也清净了不少。
雪儿当上体育委员还不算,近来不知咋地,无论是课间的时候,还是下学回家的时候,总会哼着嗓子唱那么一会儿。看她走起路来,甩着的马尾辫子,左右摇摆的样子,就让我想起李春波唱的《小芳》的歌曲,有时候,我在想,雪儿喜欢歌曲,也是受到小军的蛊惑了吧?这简直成了学校茶后饭余的谈资了,每个人都在谈论那个二货的歌喉,尽管是模仿,但神似也好,形似也罢,他已经成了学生们中的偶像了。
说起这个,我的不安分,胡思乱想的思想,再次从心底的深渊里升腾出来,视野里的感兴趣的人,比如走路一瘸一拐的焦医生(目前诗词协会的朋友),初三伊始分到班里的谢立杰(中考考上市财贸学校不知所踪),高申友(中考在同一个高中而后考上大学)他们的故事,也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不在我的视野所及之内了。
人生漫漫,岁月匆匆,总有些人,来了,去了;总有些人,近了,远了;总有些情,深了,浓了;总有些爱,入心,入骨。有些往事,于岁月中,慢慢消融,不再刻骨铭心;有些人,于相交中,慢慢远离,好像无影无踪;有些事,于时光中,慢慢淡定,从此不再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