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有很多人的支持和帮助
冯正明的一手开业宣传,确实是非常的有效果。
他是在之前关于他接手承包汇泉楼的报道后,几乎是在他的那一段热度刚开始落下去。
马上跟着就是冯家干饭铺的正式重新开业。
经过了老顾客们的宣传,还有泉城报纸和电视台的报道。
尤其是还有省电视台相关民生新闻上的报道。
更进一步让冯正明的名声高涨。
很多过去只是听闻冯家干饭铺的人开始登门,都想要尝一尝冯家干饭铺的把子肉和其他的菜,跟其他一些店里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这样的好奇和尝试,自然是让冯家干饭铺的生意持续火爆。
和肉联厂方面沟通过后,冯正明才了解到情况。
再加上还有孙海、夏蕙和陈安邦他们会坚定站在自己这边。
原本冯正明他们预想是,能有那么一两天火爆的场面已经足够。
老爷子这么一通安排,让提前来等候的顾客反倒是有些不好意思。
为了解决猪肉供应问题,冯爷爷陪着冯正明又去了一趟肉联厂。
三师兄杨斌,肯定是最值得信任,所以把冯家干饭铺交给他。
“正明,现在大家似乎都更青睐养猪场的猪肉,你怎么会愿意全都要乡下农户养的猪?”
实际上,在冯正明的身边,一直都有着不少人在默默帮他。
“哈哈哈。”爷爷再次笑呵呵鼓励道,“看到你恢复自信,爷爷就放心,爷爷相信你肯定能做好。”
大家都有点不太明白冯正明的意思?
现在大部分都会更喜欢养猪场的猪肉,因为那些猪肉会更大,出肉也会更多,而且更重要的是,养猪场的猪肉价格相对便宜,乡下散养的猪价格会高一些。
“是我想多了,可能是第一次承包经营汇泉楼那样大酒楼,多少是有些紧张了,想要把汇泉楼真正给经营到很好。”
而且还需要供应居民日常家庭的购买。
扩大后的干饭铺实际上如今主要盈利部分是炒菜。
在经历了连续排队后,冯正明还安排了凳子给门口排队等候人群。
冯爷爷伸手轻轻拍了拍冯正明肩头。
本地人对冯家干饭铺把子肉的认可。
看到冯爷爷和冯正明一起上门。
甚至有小孩子,还主动叫着爷爷,向冯宗嘏说谢谢。
罗晴出差多天回来,想到有一阵没有回家,她出差回来先回家一趟。
有了大家的帮助,冯正明才能把干饭铺经营的好。
也不用冯正明拿着喇叭从里面出来,等候多时的顾客们已经自觉排好队,甚至还出现一些谦让的情况,会让一些年纪大的老人排在前边。
在不知不觉间也就到干饭铺营业时间。
冯正明说:“爷爷放心,我一定会做好的。”
关键冯爷爷仔细一想,觉得冯正明的话很有道理。
听到这话,顿时让肉联厂方面全都是松了一口气。
肉联厂只能是紧急从周边一些村镇上收购了一批。
最后等喝完了酒,再来一份把子肉和大米饭,或者是来一份手擀面,算是对这一晚上小小酒局的终结。
爷爷的话冯正明也是明白的。
冯正明看到这样和谐的一幕,明白这也都是爷爷的功劳。
而经过报纸和电视的连续宣传。
冯正明见肉联厂的人不吭声,他直截了当说:“如果你们乡下收上来的猪肉供应量充足,我们可以全部都要那些猪肉,把养猪场的猪肉留出来给其他人。”
还会问泉城本地的人,冯家干饭铺的把子肉是不是真的很好吃。
这些人不是单纯来吃把子肉干饭的。
很自然成为大家吃饭的首选。
冯爷爷回来后,让人先把铺子的门打开,让门口等候的人先进门坐下来等,甚至还让卫秀玲和梁红梅安排服务生给倒茶水。
在从肉联厂回去路上,冯爷爷有些奇怪问了一下。
尤其是到了晚上,很多来干饭铺的都是三五成群的好几个人。
爷爷用话语安抚着冯正明。
冯爷爷点头:“你也在经营中积累经验,未来会做的越来越好。”
冯家干饭铺重新开业后,把子肉的价格依然保持他们火车站摆摊的价格。
“好啊,冯老板你愿意全都要乡下收上来的猪,那可真是帮我们解决了一些麻烦,你放心,这批猪是去年我们都联系好的,也都是派去了专家指导养殖,保证都没有任何问题,只是散养的情况下个头要小一点。”
因为生意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