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也没必要再做什么正人君子!
既然线索全断,那就剑走偏锋!
……
第二天,老河口河边发生的事情,飞速的传播着。
一同被宣扬出去的,还有皇帝的那道诏书:
祸害百姓,鱼肉乡里者,人人得而诛之!天下百姓,杀贪官无罪!
……
无数百姓,纷纷朝着光化方向,跪在地上,磕下了三个响头。
皇帝的这句话,虽然不能保证他们从此不再被贪官污吏剥削,然而,这句话却成了百姓们活不下去时,最低限度的保证!
正所谓那句话——法律是道德的最低准绳!
皇帝的这句话,也是同样的道理。
朱由检用诏书的形式,给了百姓一道最低限度的保证!
面对有权有势的官吏,民不与官斗,成为了百姓们自保的唯一准则。
然而,处处退让,却换不来一张安静的饭桌!
皇帝的这句话,不能保证百姓们从此就免受了贪官污吏的盘剥。
最起码为他们最低限度的活着,提供了一个合法的保证。
可以预见,伴随着朱由检这道诏书的传播,那些贪官污吏再想鱼肉百姓、为非作歹的时候,也要掂量掂量,是不是会将百姓逼得走上绝路——砍下了他们的狗头。
若是以往,杀官等同于造反。
为了一大家子活着,顾虑重重的百姓,纵然被逼死,也不敢亲身犯险——一旦顶梁柱都去了,等待妻儿老小的,只有死亡一途。
然而,有了皇帝的这个圣旨,这些好汉就能活了下去……
老百姓有了一个最低限度的保证!
……
有道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皇帝在光化再次重申当初逃离京师之时的诏书。
这让全国百姓们,尤其是北方一带的百姓们,纷纷蠢蠢欲动起来……
想当初,皇帝可是还说了“大明江山永不倒”、“皇帝以大明龙气诅咒占据了京师的其他势力”,这两道诏书;
以及最重要的一道——
“国家动荡,凡我汉人,皆可组建武装,保卫家园!”
……
而今,皇帝重申当初的诏书,足见皇帝的诚意!
当初在京师飘扬的四道诏书,皇帝并未食言!
北方大地,局势顿时紧张起来。
皇帝当初广而告之的最后一道诏书,给了很多有心人一个借口……
李自成离开京师,北上山海关后,刚刚被大顺收复的北方大地……
猝逢大变,本就烽烟遍地的反叛,愈演愈烈,反叛的规模也更上一层楼……
……
明皇治下,最后一个村庄的督种太监,送上了本村麦茬晚红薯,种植完毕的奏疏。
截止这一封奏疏,大明境内的红薯种植面积,已经高达三千七百余万亩!
当然,这得益于朱由检清查田亩的强制手段,以及勒令分到土地百姓必须种植红薯的严令。
现今的湖北、南阳一带,走上田间地头,到处都是一垄一垄翠绿的红薯秧。
种植晚的红薯,还趴在地上,没有站起来……
(红薯苗移植后,需要“反醒”过来,才算是种植成功。也就是秧苗扎根,苗身直立抬起头来。)
而早前种植当做母体的红薯苗,藤蔓早已爬遍了地垄了!
甚至,最早一批种植的麦茬红薯,也已经翻了一遍藤蔓。
这还是在割了好几次藤蔓,当做新株体的情况下。
麦茬红薯种植,取春红薯藤蔓,如下图剪断,剪去下面两叶,留前端一叶或两叶,种植地垄内,埋两节即可
虽然这些红薯的种植,前后拖拉了一个月之久,然而这种近乎野生的植物,只要赶在霜降期前三个半月时间内种植,都是可以收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