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茅场晶彦出现并且骚扰你的时候,你就能够在第一时间找到近在咫尺的我们寻求帮助——我们就能够制止因为你的愤怒而将玩家送别有纪的仪式打断的事情发生,自然也就不会让本就气若游丝的有纪还得因为你再最后一次拼尽全力。
这样的话,在有纪离去以后,我们也能够将茅场晶彦当做boss泄愤,宣泄我们因为有纪的离开而在心中积累下来的积郁,让这件事情尽可能完美的结束。
不过考虑到你本来就是在人群中若隐若现、若即若离的独行侠,并不真正依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并不依赖我们能够提供给你的帮助,事情会发展到刚刚那种孤立无援的地步,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不过,既然你已经习惯自己独自一人面对问题,也并不逃避自己独自面对问题失败的时候所需要承担的后果,我们也已经劝阻过你不要继续这样独自行事,也已经是老话重提说了许多遍,也就没有必要让你现在再听一遍这种循循善诱。
接下来的你还是打算像以前那样以自己的能力、自己的方法和自己的计划报复茅场晶彦吧?既然你不希望从我们这里寻求帮助,那就希望你的计划和行动能够一帆风顺,不必遭遇太多挫折。”
73.愤怒带来冲动
初春二月的阳春仍旧弥漫着刺骨的寒冷,高楼间吹拂而来的高风也更是令本就寒冷的风更上一层,仿佛要钻入骨髓中将灵魂冻得无法动弹。
此时的苏宏穿着厚厚的棉袄坐在东京天空树半空的铁架边缘,在刺骨的寒风中思索着接下来他要做的事情,也反思自己在旅途中所奉行的行动方针。
他原先的行动方针就是尽可能地避免自己介入到剧情当中,让所谓的同人在一定程度上变成披着同人外衣的原创故事,也避免自己扰乱原作的剧情,避免自己与原作当中有名有姓的人物有所接触。
——这个行动方针本身没有任何的错误,但是并不现实。
因为世界并不以他个人的意志而运行,有很多事情,都是在他的认知之外的‘视界’中悄然发生并蓬勃壮大起来的。
不管是当初他在sao时期将伶茵误认为亚丝娜,亦或是在冬木市从柳洞寺回来的时候突然与雨生龙之介打了照面,都是如此。
依靠所谓的‘原作剧情’得知的信息并不保证‘准确性’,而且由于他对于原作剧情的记忆都已经很是模糊,所谓的‘原作剧情’也只是参考的试卷和答案。
——大抵也只是相当于学生时期的‘摸底考试’。
在这种情况下选择的‘逃避可耻但有用’的社交法则,只是维持着合适且安全的交友距离——那就丧失了绝大多数能够获取有效信息的渠道来源。
正如同朝阳群众们灵通的消息几乎都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渠道收集信息那般,人与人之间的密切交流,也是人类获取消息最高效也是最古老的手段。
问题就在这里。
正是因为当初的他为了对抗观影体所思考得出的行动方针,这份让他避开‘关键人物’的社交方式,也才让他在sao开服将近一年以后才如同天翼3g那样得知当时他给桐天帝指的‘亚丝娜’并不是‘亚丝娜’,而是从未听说过的路人女伶茵。
他缺少有效的信息来源,也就意味着事态很容易在他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变糟,也就更容易被卑鄙的本地人算计,也才导致现如今的状况发生。
不管是【死枪】还是【有纪送别仪式】都是被人精心算计,而他却没有太多收集信息的渠道,自然也就无法‘知己知彼’,也无法‘百战不殆’。
——他的行动方针的确是多少有问题的。
尽管他这么做也的确有他的理由,也就是老调重弹的那一套考虑,和别人保持距离既是在保护自己也是在保护其他人——可是这点本身就是和【将事情交给合适的人】这条他所信奉的生存哲理在一定程度上违背的。
因为明白他明白自己的能力本来就极其有限,所以他才会在面对自己难以解决的困难时想办法将事情交给更合适的人去妥善处理。
只是这种事情本来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求人办事要说好话,要巴结他人,要迎合他人,诉诸利益与情分——这就是就是中国社会大行其道的人情系统,也是所谓的人情社会。
不论这套系统有多少糟粕可言,可是现在这套系统在现代社会中仍旧存在,那就说明这套系统是非常实用的,也是人际交流的一部分。
既要与其他人保持合适的距离,但是在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