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崇祯重振大明 > 第812章 天朝威仪

第812章 天朝威仪

鼓励他发表文章,阐述自己的观点。

张镜心受此鼓舞,又大胆道:

“其实秦皇汉武,甚至本朝成祖,做法上没有多大区别。”

“都是穷尽民力,征讨周边敌人。”

“不同的是汉武之后有霍光、有宣帝,成祖之后有仁宣,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始皇之后则只有胡亥、赵高、李斯,落得个二世国灭。”

“学生以为,大明可以恢复天朝,但不可因此乱起边衅、落得民穷力竭。”

显然意有所指,对皇帝鼓动自己挑事不满。

其他人虽然听不出这个深意,却觉得这个说法颇是新颖,而且仔细一想,还颇有道理:

民间对秦皇、汉武、成祖的评价,确实有些差不多。都认为这三个皇帝穷兵黩武,虚耗民间财力。

但是历史上几次天朝,又是他们打下来的。这让众人的脸色,一时颇为怪异:

『难道批评他们还错了,秦皇、汉武、成祖都是好皇帝?』

众人头脑之中,一时有些混乱。

就连提出这一点的张镜心,在想到这点之后,也感觉不可思议:

『秦皇、汉武、成祖都是这样打下的天朝。』

『皇上鼓励我挑事,是因为想让大明重新恢复天朝的地位?』

『在藩属肆意妄为,方显天朝威仪?』

一时间更加不知道,应该如何与袁可立说起。

好在袁可立奉命编修《中国编年简史》军事卷,对此有些见识,说道:

“除了秦汉以外,夏商周和唐朝也是天朝。”

“夏商周是禹、汤和文王开创的,唐朝是唐太宗打下的基业。”

“他们打下了天朝,却没有穷兵黩武,这才是本朝应该学习的。”

“吾等当劝谏陛下学唐太宗,而非秦皇汉武。”

勉强结束了这个争论,把唐太宗树立为榜样。

这是他一直以来的观点,昔年就曾催着皇帝学《贞观政要》。

一众学生听得尽是点头,认为确实应该让皇帝学习唐太宗。

他们决定在报纸上发文,把唐太宗这个帝王榜样继续立起来。不能因为皇帝的天朝一说,就给秦皇、汉武、成祖翻案。

讨论了这些学术上的事情,天色已经很晚了。+d\u,a¢n`q.i-n-g\s·i_.~o?r!g·众人相继告退时,袁可立特意留下张镜心:

“孝仲今日蒙陛下召见,今晚来此必然是有事情。”

“你且再留一会儿,和我仔细详谈。”

让张镜心把觐见的详情、皇帝说的话语,尽皆如实道来。

张镜心从头到尾说了一遍后,方才忧心地道:

“陛下如此想法,学生担心以后出使的使臣都会擅起边衅,边关永无宁日。”

“老师是否劝谏一下,说明其中危害?”

袁可立和当今皇帝相处已久,君臣之间可以说颇有默契。

闻言琢磨了一会儿,当即笑着说道:

“不用担心皇上那边,该划出的道道,皇上都已经划下了。”

“你只要按皇上的指示行事,那就丝毫没有问题。”(本章完)

而且还没人会穿官服,因为袁可立讲究公事公办,下班后只处理私人事务。

如果没有没有紧急公事,下班后他不会接见任何穿官服的人。

张镜心作为天启二年进士,可以说是他的学生。虽然平时来往不是很多,却非常清楚这一点。投了名贴之后,就在门房里耐心等待。

本以为要等很长时间,没想到过不了多久,他就被召了进去,一起的还有其他人。

张镜心仔细看着,察觉他们多是天启二年进士,其中还有几个以袁可立的门生自居,在朝堂上都非常有名气。

这让他感觉自己或许因缘际会,得到了参加师生聚会的机会。

同时内心也有些犹豫,不知道应不应该在这些人面前把白日发生的事情讲出来。在宫外乱说宫里的事情,是不是有些不适宜?

心里这样想着,张镜心随众人来到书房后,见到袁可立拿着一张报纸,向他们道:

“你们都看看这篇文章,说说有什么见解?”

让书童发下报纸,每人手中一份。

张镜心仔细看着,只见这篇文章明面上说封建,实际是在声讨秦。

认为秦朝从未有过天下,周边有匈奴等夷狄为患。

而夷狄之所以乱天下,其中原因就在于废封建。

拥护皇帝的分封礼法,却又对皇帝把秦朝列入天朝表示不满。

『如此雄文,可一观矣。』

『但是袁枢密为何特意拿给我们?』

琢磨着这个问题,张镜心听到倪元璐道:

“老师,这是黄宗羲的文章。”

“此人因为黄忠端公之死,一向心怀怨怼。”

“他的文章是一家之言,可看可以不看。”

显然,他明白文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