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来干这活儿?你有推荐信吗?还有,这医院不是谁都能来的,若是出了事,什么错都得往你身上推。”张红都是跟她说的一个老实话。
王月梅也有这心理准备,只是如今村里产出不了粮食,总不能一直挨饿,她也得想法子找份活儿干。
“是不是有了推荐信,就能来做这活儿了?”王月梅诚恳地问。
张红听她这话的意思,还不愿意放弃了,挑了挑眉问:“你真要来?”
“是啊,乡下地里没啥产出,得找活儿干。”
“你乡下人?”张红皱眉,审视地看着她:“那你怎么会的医?”
“家里有医书,也找了赤脚大夫学的。”后者是撒谎,前者倒是真的。
张红当即脸色微变:“你成分不好?”
能有医书还住在乡下,除了成分不好,几乎没什么理由了。
王月梅忙解释:“不是,我是孤儿,被好心人捡着,如今已经嫁人了,丈夫在钢铁厂干活儿。”
能去钢铁厂干活儿的,肯定是身份没有问题的。
张红脸色才好看些,“我看你是女人,带着孩子又不容易,那你明天就开始来,不过,你得先试着干半个月,若是没有问题,我才能向上面推荐你。”
“谢谢你老姐姐。”王月梅连忙道谢。
张红就让她早上九点过来报到,然后每天六点下班。
这时间算不得长,要不是看在晚晚这孩子的面子上,张红不一定给这机会。
从医院里出来,王月梅脸上的笑容都没消失。
一点都没有需要两边跑而觉得辛苦,反倒为找到自己喜欢做的工作机会而高兴。
晚晚见妈高兴,也跟着笑,想了想,从空间里拿了一袋子糖出来给她。
王月梅忙找了个人少的地方,把糖纸都剥开,晚晚就捡着糖纸又扔回空间里。
“晚晚,我们去卖糖。”王月梅用手帕包着奶糖,给晚晚喂了点奶粉,想了想,就往县里另外一条有着高级商店的街走去。
随便找了一个卖糖的百货,王月梅找到了里面的工作人员,很快就商议好,以二十颗换两床旧被子的价格,做了这交易。
这年代,糖是稀罕物,在大城市里,若是能用两三斤糖做聘礼都是极有面子的事。
不过县里不算大,能换回两床被子,也不错了。
一次性解决了两个难题,王月梅走出百货商店,声音轻快地问晚晚:“晚宝,想不想吃鸡蛋,妈给你买一个去。”
晚晚立马就摇头了,她空间里就有鸡蛋,不用买。
两母女正说话间,就看到了一个熟人。
“诶,那不是小越吗?”王月梅确定没认错人,就背上背篓追了过去。
在一个转角处,看到霍启越背着比他还高的背篓,在卖条石。
没错,就是石块。
大队里很多都有打石场,需要石头修房子,亦或者铺晒坝,都是社员们自己打石头,然后磨平,不可能去买。
不过,这时候大队里这会儿都吃不饱饭了,也就没人费那功夫铺路修屋子了,所以打石场里,也剩下了一些被磨好的条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