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我躺在棺材中,看着外面混乱的场面。
说起吃茶,也有几分头头。
人们要请法师到上房,进饼,进茶,算是台下休息十分钟,这帮道士唱了半宿,白天又吃又喝的,嗓子也会受不了,得喝茶歇歇。
接着就是叫一曲戏文来听,经文也是,一场下来,红包烟酒,布匹鞋袜,一样不能少。
大方点的人家碰到儿女多,每人都要给一份,条件差的,只能是兄弟姐妹们一起凑个整份子送上。
这些事情也没有明确的标价,全凭主人家的意愿给,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行情。
而乡下的农村人最爱讲面子,谁家也不会在这种事上太刻薄,毕竟谁都想捞个孝子孝女的名头。
十里八乡的,也能落下个好名头。
大部分做到这份上,基本算是结束了。
一二三手们捞够油水,该回家做买卖的做买卖,种田的种田,可也有阔气的人家,会另外付一些增值套餐给他们,这些套餐那可得另外付费。
所谓的主套餐一般是三天,从离世到下葬。最便宜的套餐那也有一天搞定的,高级套餐那就看你是否出得起价,只要有钱,一切都好说。
有钱人家往往会选择七天游,也就是做到头七为止,遇上这样的人家,阴阳师们是最高兴的,做起事来也更卖力,注重细节。
而这些步骤,我都从青囊山经里有所耳闻。
一天头只从破孝,告罪,关灯到封棺,顶多加个拜文表算完事了。
三天头从破孝起,加路头山水引,到“告神”、“起斋”、“游殿”。再到“关灯”和“封梓”、“出棺”,一直给人送上山,入了土,全套服务,价格公道,是广大农户朋友们的首选。
至于七天头,那就了不得。
从路水祭到开路、破孝、起斋、游殿、破血池。再到唱十月怀胎、破忏、跑五方、散食、过金桥、封梓口、关灯、退神、最后是出殡。
这才只是完整阴堂的流程,还有阳堂的。
所谓“阳堂”是在远离亡人棺木的另一厅中进行。最高处供三清神像,下供东极、后土、天玺、玉帝、紫微、南极六神。左面设东樵位。
再设香案,再设左坛官,右坛官。
再设香案,最后是灵棺。
而这灵棺,需要龙风罩,红杠皂绳。
此外,还需杠夫一十六名,一律穿白色衣服,威风八面,称为怒目金刚。
棺前棺后,散行丧棒四十九名。
孝子孝孙一律束麻披草,逢庙跪礼,逢桥请安。有路祭者还得停行跪拜,但是玩得起这么大场面的,一般来说只有那种有钱的大户人家。
这东西真的烧钱,不是冥币……是实打实的人民币,一般人家真玩不起。
此时此刻,外面那些道士已经跑得差不多了,不过还有几个胆子大的,手握桃木剑,颤抖着身子,语气颤抖,口齿不清道:
“僵……僵尸。”
我看向开口的那人,是个中年,长得还算严肃,一张方正的脸,戴上八卦帽后,还真像那么回事儿……
我感慨一声,对于我来说,这些玩意儿已经是不入流的小家家了,只是让我没想到的是,我竟然会从棺材里出来。
果然是冥府,连个门都这么诡异,竟然是以棺材为坐标,定位到哪里就会从哪个棺材里出来。
我无力吐槽冥府的这种奇葩规则,目光落在前方的道士身上,那道士见我看向他,脸色陡然一白,猛然握紧了桃木剑,下一刻,他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勇气,突然抽出一张黄符,吐了一口舌尖血,在符纸上面刻画了一道符号,口中念念有词。
半晌,他抬起头,目中带着坚毅,一个起跳,灵活地跳在棺材边缘上,一把将符纸贴在了我眉心之处。
我:“……”
一路走来,杀妖杀鬼杀僵尸,如今竟然被人当成僵尸来对付了,还给我贴符纸,虽然这符纸也有那么一点的法力,不过这法力也实在太弱了,我都不忍直视。
我立定在原地,那中年道士见有效,顿时眼睛一亮,随即往后面大喊一声:
“都别怕,有贫道在,这僵尸被我镇住了。”
后方几人这才回过神来,纷纷眼睛一亮,有人甚至当场拍起了马屁,把那中年道士夸得飘飘欲仙。
我心里叹了口气,干咳一声,道:
“道长,你误会了,我不是僵尸。”
中年道士原本还沉浸在众人的夸奖中,听到我的声音时,顿时愣了一下,紧接着他陡然瞪大眼睛,浑身颤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