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玉的话都说到这份上了,福寿叔还能怎么说?自然是只有听话的份,再说了他心里其实也明白,这确实是最好的法子,不但是地不至于抛荒,就是名声上也有益,而在这个时代,名声好的总比别人多些活路。
“也罢,老奴这就先去寻寻地方,总要寻个不容易被溃兵山匪发现的地方,不然就是弄得再好,也是给人送菜的份。对了,他全叔,一起吧,正好挂葫芦去。嗯,我也正好去瞧瞧,咱们那宅子……唉,荒废了一个冬日,也没收拾休整的,还不定成什么样了呢。”
明明很心疼,明明担忧的事儿很多,可福寿叔招呼了全叔之后,一路往山下去的步伐却一点点的开始变得轻快起来,头也开始重新昂扬了起来。春耕啊,那绿油油的苗,那金灿灿的穗,想想就觉得心里美滋滋的。没有什么,比土地,比丰收更让人期盼的了。
第170章 在三国做个大当家23
不管是古代木质的屋舍还是现代水泥的房子, 有一个特点很有点神异,那就是一旦没人住,似乎就会缺失精气神, 整个的显得败落起来。阿玉家的庄子也一样是如此, 当福寿叔回到老宅, 看到那屋舍的一瞬间, 眼泪就忍不住开始往下掉了。明明,明明从外头看着和以前也没差什么,房子还是那个房子,可只要是长眼睛的,似乎就能感觉出这里头的衰败和荒芜气息。
“精气神都没了,这屋子若是再不住, 只怕等到了明年, 就该……”
后面的话福寿叔没说, 可即使没说,在一边跟着抹泪的全叔也知道是什么, 这屋子在这么下去, 坍塌也只是时间的问题了。想到这个,不知道为什么, 明明知道不会来住,两人却依然忍不住从往日的杂物房里, 寻出了一短麻绳来,将一些枯枝束起来,做了个简易的扫帚, 开始清扫起了院子。
一下,一下,这清扫的不仅仅是院中的垃圾,更像是在清扫他们心中的不忍和丧气,等着这院子大致能看,两人已经没了最初的那种哀伤。
“这屋子里头检查看看,若是没什么大问题,只要不塌,那就随它去。若是收拾好了,只怕反而惹人注意,到时候若是让人占了……对了,葫芦呢?你挂上没有?”
好容易打起了精神,福寿叔索性不再想这屋子的事儿,转过头问起了别的,而这种地的事儿就是除了这老宅子外最让他上心的了。
“挂上了,我刚才细看了一下,咱们门口没啥脚印,估计还没回来呢。”
别看全叔不怎么爱说话,人却仔细的紧,看看,这才多大的功夫,连着这些也想到了,可见人十分的靠谱。福寿叔对于这个老伙计也十分的信重,听他这么一说,一边点着头,一边说道:
“走容易,回来就难啊。咱们不也这样嘛,算了,先等着吧,大不了隔上几日,咱们就过来看看。对了,刚才下山的时候,我瞅着你往北面看了几次,看什么呢?”
“我记得,那边……就是上回来治病的那些人说的,有山匪的那个山头不到的地方,好像有个林子,还挺深,你说若是将佃户的屋子建在那林子里头怎么样?那地方一般人可不会往里头走,应该还算是隐秘吧。”
即使阿玉只是个少年家主,可家主就是家主,这两个家伙对于阿玉的话那是相当的上心,连着走路都不忘顺着阿玉的思路走。甚至还很细心的多想了几分,在安全上考虑的十分的周祥。
只是全叔再怎么周全,和福寿叔比起来却依然差了一截,嗯,如此或许也说明了为啥管家这个好差事是福寿叔的,而不是全叔这个和阿玉更亲近的奶公的根本原因。
“不怎么样,那些溃兵多是从北面来的,那边藏的在隐秘,也不安生。相反,若是有那自己都想着隐藏的匪人,那地方反而更容易被灭口。倒是反过来南面,你记得不,就是咱们西南陡坡下去的地方,沿着山脚往东走,有一处小湖,那湖沿岸往山里走一点,有个小山谷,那地方其实很不错。不是熟悉道路的,就是隔着湖能看到人家,也未必知道怎么进去,毕竟那地方除了水上过去,就只有西面咱们知道的那一条小道,还是插着山石过去的,一般人未必寻得到,住在那里,你说多安生。虽说那地方小些,地也有些零碎,可做别的不成,建上十来间屋子还是可以的,唯一不好的就是冬日估计有些阴冷,沿河的地方是沼泽,想开个菜地都不成。可这咱们不是有火炕嘛,应该也不妨事。那沼泽上的芦苇还能遮掩一二,怎么样,够隐秘吧。”
全叔能想到的问题,福寿叔能不去想?这一路,他脑子那是就没停过,几乎将这周围能想到的地界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