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汉灵大帝 > 第六章 太傅陈蕃

第六章 太傅陈蕃

窦机和太监张让偶尔探头向里张望。牛弘一惊,难道太傅给自己讲课也受到别人的监视?这可不是个好兆头,要是养成习惯就更麻烦了。牛弘微微一笑,故意探头向门外张望。陈蕃发现后,出去把两个一顿训斥,赶得远远的。

牛弘在没有深思熟虑前,不便说出自己的看法与太傅争辨。只是就这一学说的方方面面提了一些问题。太傅倒是很有耐心,似乎也很开心,逐一作答。一旁的小刘江听得很专心,他觉得陪天子读书机会难得,倍感珍惜。也懂规矩,提问的权力还轮不到他。牛弘最后说了一句“太傅之言博大精深,容学生思之”,第一堂课就结束了。

牛弘的专长在技术方面。本来他想通过技术创新,甚至条件成熟时来一场工业革命,把大汉帝国打造成强大的世界帝国。但现在看来,如果不改良帝国的文化,自己的努力不大会成功。儒家的天人观实际上禁锢了人们创造性,让人在自然面前裹足不前,不敢越雷池半步。在这种天人观的指导下,儒家倡导的“君子自强不息”也只剩下人与人内斗的空间了。

看来得利用太傅给自己的教学的机会,把儒家思想的主线条摸清楚。每一学说仔细推敲,条件成熟时按孝章皇帝“白虎观会议”的模式,把帝国天下大儒们召集到洛阳来开个会,统一思想,把儒家文化去芙存精,创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才能迎来帝国社会的蓬勃生机。

那位孝章皇帝很重视文化建设,只是受认识的局限,“白虎观会议”的目的只是设法把依附于儒术的谶纬之术中对皇权有威胁的部份清除干净。孝章皇帝在书法上颇有造诣,他的草书被称“章草”,在后世书法中占有一席之地。

第二天上午没有朝会。牛弘等来了小刘江后,令张让叫来两个小太监,一行五人到后花园搭建能描述山崩机理的微缩模型。张让不理解刘弘为什么要做这个模型,还以为小皇帝贪玩。心想,既然小皇帝想疯,咱做奴才的只有跟着一起疯。

刘弘在现代做过这类模型,所以做起来轻车熟路。找来了大小不等的石块,干燥的泥土和草皮后,花了一个时辰就筑起了一个微缩模型。完工后,刘弘令两个小太监看好模型,不准浇水。并恶狠狠地说:“要是坏了就饿你俩三天!”把两小太监吓得不轻。

下午一上课,太傅就问牛弘:“陛下对天人感应之说有何体会?”

牛弘胸有成竹地说道:“学生思之,天降灾异之说纯属无稽之谈。”

这话一出口,把太傅陈蕃吓一大跳。要不是牛弘身份尊贵,太傅可能早用戒尺打过来了。要知道天人感应说是儒家的基础学说之一,是先贤公羊基于希望对帝王权力进行合理制约而构思,由大儒董仲舒完善而成的。

牛弘以黄河治理为例,初元二年(前47年)至王莽篡位第三年(11年),黄河荥阳以下几乎年年决口泛滥,还多次改道,灾荒连年。永平十二年(69年),孝明皇帝派王景治理黄河,筑堤清淤,固定河道。治理后近百年来,黄河从来没有决过一次口。“如果雨水是天降灾异,为什么治理前后完全不一样呢?”

太傅语塞。

“雨水是上天恩赐给人间的甘霖”,丰水季节,世人应该在山川筑堰蓄之,既可以养鱼,还可以在旱季浇灌农田。“怎么可以把上天的恩赐说成是天降灾异呢?”

太傅无语。

接着说旱灾,旱灾常常与蝗灾相伴。一说到蝗虫,牛弘的双眼都放光了(要知道,现代社会养蝗虫是可以发大财的)。牛弘说,蝗虫是上天赐给天下众生的食物。

太傅疑之。

“很多蝗虫是人可以吃的营养丰富的食物”,

太傅皱眉。

看到太傅皱眉,牛弘肯定太傅怕吃蝗虫。一个恶作剧的想法油然而生,“夏天,让太监捉些蝗虫回来,让御膳房弄得香喷喷的,逼着太傅吃,肯定很好玩”。

牛弘接着说,把蝗虫凉干后磨成粉可是家禽家畜的超级饲料。可以使禽畜发疯似地长大,喂得贼肥贼肥的。

太傅疑之。

上天赐给大汉万里江山,为什么世人不会合理地安排,荆、扬、交州的人口这么少,大多数人挤在司隶和山东(汉时太行以东称为山东)呢?在北方干旱时,南方常常不是很严重。分散人口不仅可以为大汉创造一个繁华的南方,还可以减少北方干旱带来的粮食压力。

太傅作沉思状。

再说疫病,疫病是上天对世人的锤炼。上天赐给大地药物,本来世人可以轻松地战胜疫病。正是世人不明理,把医者当作贱业,才使疫病流行。

太傅惊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