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藏一行五人进了庄园。
只见里面除了环境清雅非凡,布局与寻常酒庄茶院一样,引路接待的丫鬟童子看起来也没什么特殊。
有一帮达官贵人从马车上下来,走在了唐三藏前面。
他们一入大堂,便有一位负责知客的老者上前招呼道:
“恭迎贵宾,请问是坐大堂还是雅间呐?”
他们中领头的老爷神情倨傲,不屑于回答。旁边有一位书童立刻说道:
“雅间,烦请安排一间最好的,我家老爷与夫人想看万寿山的日照金顶。”
知客老者笑着答应一声,安排手下领路,将他们请了进去。
猪八戒见此情景,对唐三藏说道:
“师父你瞧,这一看就是凡人,绝对喝不到好茶。”
“呵呵,你是老手,看你的了。”
唐三藏其实对中门道非常清楚。
虽然他没在华夏玩过这个,但西方世界此事也不是完全合规的。
很多地区如同华夏的港岛,只允许个人拉客,不允许组织经营,所以行里的套路大差不差。
等他们步入大堂,那老者同样上前问道:
“恭迎贵宾,请问是坐大堂还是雅间呐?”
八戒脚步顿都没顿,领着唐三藏几人朝里继续走,嘴上轻轻抛出一声:
“去偏院~”
“好勒,贵宾里边请。”
老者答应一声,亲自跟上去引路。
转过三道回廊,穿过两重院落,他们被请入了一间茶房就坐。
里面的古铜兽鼎香烟袅袅,茶桌造型古朴大气。
两个丫髻垂丝的女童托着黄金盘、白玉盏,把一些瓜果小食摆在桌上,让他们先吃着。
片刻后,有一位身穿织金官绿纻丝袄,头顶二色盘龙发的胖妇人走了进来,奉上茶谱,笑吟吟地让他们点茶。
唐三藏低头看去,只见谱上的茶叶品种繁杂,数目比蓝星酒吧的酒单还多。
除了大红袍、西湖龙井这些个常见的名茶以外,还有相当一部分茶不是按壶标价,而是按“铢”来称重的。(24铢为1两)
连用来煮泡它们的水也分门别类,如“阳春融雪”“朝阳玉露”“天青色烟雨”……等,都按斤两算钱。
另外,还有茶艺技师,根据手法技术分为“天地玄黄”四品,价位也不相同。
总之,主打的就是一个“讲究”,不坑穷人。
唐三藏已经入戏,装出一副对“奢华”过敏的状态,坐立不安地对八戒说:
“为师不太懂茶,就由你定吧。”
猪八戒扫了眼茶谱,指着上面明明标注着“暂缺”二字的茶,说道:“就来十铢小宝芥吧。”
唐三藏知道,在缺货的茶中,有几种分别代表不同的项目。
八戒点的“小宝芥茶”,相当于“只吃快餐,不做服务”,很符合他想背着师父偷偷破戒的心理动机。
胖妇人一直暗中观察着五人,听了八戒的话,笑道:
“这位贵宾真有品味,只是小宝芥茶通常都是现采现煮,我们园子里从不杀青存藏。而现在时值初夏,这品种怕是还未完全成熟呢。”
猪八戒道:
“我又没让你保熟,此茶带点涩涩的味道,正合我意。这样,我亲自去挑选采摘吧。”
又看向唐三藏说:
“师父,你们先吃些瓜果小食,等上一等,我今日包管叫你们喝到最极品的茶。”
“你莫要耽误太多时间,天色不早了,我们只稍作休息,便要继续赶路。”
唐三藏知道,暗号已经对完了。
随着天庭管得越来越严,很多仙人只能趁着出差的机会找乐子。
但有时候,一起出差的同僚不好这一口,你和他关系又一般,就只能想方设法瞒着对方玩。
对于这种情况,香梅小园根本见怪不怪。
“什么极品茶,还能喝出一朵花来么?”猴子在旁边不屑笑道,已经开始为后面的找茬行为做铺垫了。
可不料,那微胖妇人并没有完全按八戒的预判走,而是多问了一嘴:
“这位贵宾,应该不是第一回来了吧。有熟悉的技师吗?”
猪八戒皱眉道:“你推荐一个吧,技术好就行。”
胖妇人笑了笑,说道:
“奴家明白了。只是客人自己摘茶,需要先向园子里禀报,经得同意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