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
藩王也。
尚且不敢招惹徐大化。
他们行商走四方,积攒万贯财。
岂敢挑衅徐大化。
这徐大化问斩数十名贪官污吏,好几十不法奸商,把秦王庇护的张清下狱。
此人做事雷厉风行,分明真心实意救灾,赈济百姓,而非中饱私囊。
申家率先声援,各家商贾不甘落后。
“大人,我三原梁家捐粮五千石,出万两白银,为陕西父老出点力。”
“大人,我临潼张家捐出万石粮食,万两纹银。”
“大人,我泾阳郭家捐出万石粮食,万两纹银。”
“.......”
各家商贾争相出言捐粮,捐钱,中小商贾急起直追。
徐大化汇总着各家商贾捐献的钱粮,林林总总十几万石粮食,十几万银子。
不够。
根本不够。
十多万石粮食,足足上亿斤粮食。
猛的一听,数量庞大,好像根本吃不完。
然而,陕西受灾人口多,受灾范围大,上亿斤粮食分给各地灾民,都坚持不到年底。
徐大化面孔厉色消散,声色郑重说:“陕西商帮颇有家资,诸位捐献五千上万钱粮,本官非常欣慰,相信陛下听闻也非常高兴。”
“然则,本官绝不平白无故收下诸位钱粮,赴陕前,陛下有言,各省商贾捐粮超过五万石,或捐钱超过十万两,朝廷在其家乡建功德碑,刻名永世流传,赐其家族从五品员外郎名额一人,各省十个名额,既然诸位捐钱捐粮,不妨争取争取员外郎。”
“同时,陛下给予本官特权,将在陕西商帮内挑选三名皇商,所谓皇商,直达天听、既富且贵的皇商,大明永存,皇商永存。”
“另外,朝廷将在陕西大兴水利,本官承诺把工程承包给诸位。”
“再者,陕西乃产棉大省,却鲜有纺织成布,导致海量棉花运往外省,然后买回棉布运入,此乃蝇头小利,本官将从京城,东南引进织布,染布技术。”
陕西商帮,一家发财,惠及乡党,出入相友,资表比服。
然而,往来南北的陕西商帮没有把江南先进生产技术引入陕西,反而学习江南浮奢之风,严重败坏关中古朴习俗风气。
一寿一丧,巨富糜金数万,次亦数千……耗中人数十家之产。
既然陕西商帮有钱,适当把他们引入正途,何愁没钱没粮赈济,兴修水利。
闻言,刑场旁胆战心惊的商贾渐渐激动,亢奋。
先不论兴修水利,也不谈身份尊贵的皇商,单单十名从五品员外郎,足以让商贾为之疯狂。
大明朝,商贾不能做官,各家商帮家族拼命供出读书人,勉强在本地做刀笔小吏。
今日,若花费些钱粮,买到从五品员外郎名额,家族步入仕途,飞黄腾达指日可待,何况在家乡建立功德碑。
这波操作得当,家族名利双收。
何况,陕西商帮还有三个皇商名额。
皇商给皇家操办各种物品,油水更是大的惊人。
“大人,我三原梁家捐五万石粮食,两万粮纹银。”
“大人,我西安申家捐十万石粮食,五万两纹银。”
“大人,还有我潼关张家捐十万石粮食....”
“.......”
顷刻间,商贾聚集之地沸腾了,各家商贾争相叫价,生怕别家抢了头筹。
好家伙。
徐大化直呼好家伙。
他猜到陕西商贾有钱,没想到陕西商贾如此有钱。
他更惊讶皇帝的安排,十个员外郎即调动陕西商帮积极性。
单凭三原梁家、王家,泾阳张家和郭家,西安申家以及临潼张家,顷刻凑够三十万石粮食, 数十万纹银。
大荔白家,朝邑赵家,富平李家,石家、李家,王家、路家,高家等,这些商贾家族财力都不菲,凑够百万石粮食绰绰有余。
陕地人口八百万,即使百万流民,饥民,单单这百万石粮食足够坚持到年底。
何况朝廷运来十万石粮食,后续源源不断粮食入陕。
钱和粮解决。
吴牲,张三谟,温体仁,练国事在各府整顿吏治,赈济灾民。
目前,需准确准确无误的将粮食发放或卖给百姓,陕西灾情肯定好转。
徐大化顿了顿,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