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烟刚一点上,她立马调出【背包】格子里储存的水,控制起下落的方向和流量,如之前在敦煌城救火一般,轻而易举地就将烽燧全部淋灭。
唯一值得注意的,从外关跑出去了一名骑兵。
谢乔闻讯后,立即派遣弓骑兵去追了,一定不能放跑,否则可能会暴露她的整体计划。攻下阳关只是第一步,夺取玉门关才是重中之重。
拿下阳关各据点,迅速清点战场,展开地毯式搜寻,诡异的是,搜遍了都尉府的各个房间,皆不见阳关都尉李益的下落。
谢乔怀疑从外关逃出去那一名骑兵可能正是李益,不过不必担心,一定能追上的,弓骑兵中间有来自匈奴人的良马,脚力上优于关内的汉马,追上只是时间问题。
关内上百的守军,除了战死的,其余七十四人尽数投降。
谢乔这头,十一名西凉步卒和西凉弓手不同程度负伤,伤势最重的身上中了三刀,在大量出血,谢乔及时勒令关内军医进行救治,基本救了回来。十一人中有五人暂时失去了战斗力,短时间无法参与到下一场战斗中?。?。??()?()”
处理,让他们先就在阳关养伤,这样不会占用部队的名额。等伤势恢复之后还能将他们重新整编进未满编的部队中。
至于这七十四名投降的守军,谢乔不可能直接用,不确定因素太多,他们随时可能在战斗中就叛变倒戈了。所以需要利用系统将他们编入【部曲】中。可以招募为新的部队,也可以直接整编进原有的部队,忠诚度是透明可视化的,能够实时监测到是否有叛变的可能,即使做出调整。当然,以上操作都需
要在[兵营]中进行,现在做不了。
阳关、玉门关、龙勒城三者构成一个钝角三角形,阳关与龙勒城是最短的那条边,谢乔计划在进攻玉门关之前回一趟龙勒城,挖点东西,顺道完成整编的操作。
阳关被全面掌控后,谢乔安排麾下部分兵卒轮流歇息,以养足精神。
而她自己则连夜对投降的守军进行必要的审问,头顶着【草菅人命】的标签,以一副带恶人的姿态单独拷问,得到想要的答案简直不要太简单。
半个时辰后,谢乔除了知道李益阳气不足这样没用的信息外,还通过深入挖掘供词,得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
任阳关都尉这十年来,阳关无战事发生,李益在盘剥过往商队的同时,还组织了一支自己的商队。并通过纺织丝绸卖去西域发家,从西域换回来的珠玉财宝都被他藏起来了。至于出资募兵,只用了极少一部分。
但藏宝的位置隐秘,除了他本人以外,没有任何人知情。
而这条商业链的源头,丝绸的来源,织坊里的织娘悉数都是被他诓骗拐卖而来,通过暴力压迫的手段,已经在他的黑作坊里没日没夜地做工了整整七八年时间。
谢乔跨上马,连夜赶去城关边缘的山脚下。这一带如焉皿山南麓一般水草丰茂,沿路能看见成林的桑树,冬天落尽的桑叶这随着温度的回升枝条上慢慢开始发芽了。
隐秘的山谷间藏着一片屋舍,这已经就是李益私建的织坊了。
谢乔推开屋舍的房门,里面灯火通明,纺车和提花车一张又一张,一列又一列。
织娘们完全专注地在织机前工作,周而复始,动作重复。远远望去,一个个骨肉如柴,面容憔悴,她们专注到连谢乔推门的声音都忽略掉了。
谢乔大喊了一声:“大家都停下?&?&??()?()”
织娘们听见声音,这才注意到了她,但当她们看到她这张脸时,同时面露恐惧的神色,不自觉地瑟缩起来。因为谢乔头上还顶着【草菅人命】的标签。
她后知后觉意识到了这点,忙退出去,嘱咐跟来的属下来办。
谢乔躲在屋外远远观望:即使她的手下人反复提醒织娘们不用再织了,但没有一个人敢停下来,兀自动着机杼和蚕丝,一刻不停地纺着纱。显而易见地,在多年高强度的反复做工中,在逼迫的命令下,她们的灵魂已然麻木了,身体,乃至大脑意识都成为了织机的一部分。
如果不是谢乔突然的闯入,她们这辈子可能都会在织机前夜以继日地做工,直至累死。很可能在谢乔来之前,这里已经有织娘因劳累猝死,或者尝试逃离被折磨至死了。
看到这里,谢乔愤而攥紧拳头,只恨李益暂没被抓到,否则她不敢说自己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在心疼织娘悲惨命运的同时,谢乔发散地想到,这样的情况,在这个时代不会只是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