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野边框的红闪每分每秒都在持续,谢乔从最开始的烦躁,慢慢地开始有些适应,如果不是麾下将士以及百姓的忠诚度都在下降,她可能会不急着洗刷身上的污名。
顶着【草菅人命】的头衔去审问真好用啊。
受审的罪犯原本可能会心存侥幸心理,以为你不敢杀他,杀了他就拿不到想要的情报,所以在交代问题时会有所保留,甚至有恃无恐。【草菅人命】则能让他彻底改观。
谢乔还要感谢这个机制,催促着自己前进,如此迅速地夺下两关。否则以自己求稳的性子,指不定什么时候才拿得下来。
占据玉门关后,这座城关与阳关一样,直接被纳入系统,出现在了【城池】的列表中。因为关内的守军守将被全部清洗换牌,关内没有百姓,不必收服民心,所以没有繁琐的同质化进度。
所有的关隘都是如此。
点开列表,关隘的界面要精简得多。
【凉州·敦煌郡·玉门关
关隘建筑:(无)
驻防军队:(未定)
驻防都尉:(未定)】
关隘区别于城池,只具有军事属性,所以无法利用系统修建许多功能性的设施和建筑,能修建的只有城墙、门楼、箭楼、屋舍、烽燧台、校场和都尉府等。
驻防的军队和将领都需要谢乔手动去设定。而城墙、箭楼以及都尉府都有现成了,无需再去修建和升级,尤其是外关的城墙和门楼,比榆安城的二级城墙还要坚固高大,无限接近三级城墙。基本上敌军从正面是很难攻破的,除非时间长了风化严重,需要进行维修。
需要提防的,就是敌军不从玉门关正面突破,而是改从北面破损的长城绕道而过,直接绕开关隘,长驱直入攻进谢乔的大本营。
这样一来,即使玉门关的外关修筑得再坚不可摧,也只是摆设罢了。
所以,谢乔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巩固边防,将从玉门关以北,一直绵延到北塞山的近七十里长城的断壁残垣进行整合、升级,从而形成一个坚固的屏障,并在沿途增设据点和烽燧。
这无疑是一项极其浩大的工程。
玉门关与北侧的长城被系统视为一个整体,当玉门关被纳入系统之后,谢乔能直接通过系统对原有的长城进行替换。
当前的汉长城只是两米或者不足来高的黄土夯筑的简易土石墙,谢乔预计先将它替换为一级城墙,随后再升级为二级城墙。二级城墙高一丈五,厚一丈,城墙上还有女墙和凹凸的垛口便于士兵战斗,材质的土石比例达到1比2,不容易被利器凿穿:现阶段基本够用了。
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巩固边防就得需要外物的加持。
谢乔选中长城,再点击[替换],系统显示长城的全长为三十八公里,她还需要补足总计约六百二十个单位的石料和三百零九个单位的沙土以及一百一十七个单位的木料。
更不要说升到二级所需耗费的材料了。
虽说工程量浩大,但这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势在必为,且需速为,一旦兴建完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这条南北走向的长城好比是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分界线,可以彻底隔绝西北方向上游牧民族的侵扰。汉朝的统治者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早早地在这一带起筑长城,但无奈财力物力人力有限,只能夯筑低矮的土墙,且无法长期有效维护,立而损,损而修,劳民伤财,效果不佳。
而谢乔则不同,她只需要拿到足够的建筑材料,就能通过系统的外挂自动进行修筑,无需大规模地从百姓中间征发徭役,维护长城中的破损处也能一键解决。
在这条长城上,有两个重要的节点,一是位于玉门关北侧约二十里的大方盘城,原是前朝用以屯兵屯粮的昌安仓,业已废弃。
另一个节点,就是在这一时代被称为冥水的疏勒河,河道与长城的交界点刚好距离玉门关约五十里地。
这样一来,绵长的七十里长城就被两个节点分成了较为均匀的三段,谢乔会将这两个节点都作为防御的重要据点,增设烽燧和箭楼,使长城的防守更为稳固和首尾接应。
后续的几天时间,谢乔马不停蹄、气不敢多喘地进行一系列操作:
先修建[校场·1级],[校场]是关隘特有的建筑,与[兵营]相似,但功能性要弱化许多。部曲可以在校场中进行训练,也可以利用校场整编[西凉轻卒][西凉弓手]等基础部队,但无法招募和整编高级部队。
再通过校场将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