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较深一些的铁矿。谢乔在舆图上做过标记,知道准确的位置,因为更深,采掘难度大一些。不过与上次相比,谢乔打造了更多的铁镐;她已经基本能信得过他们了,也无需大费周章搬送到榆安城外,只需要采上来堆在一起即可,等挖得差不多了,她再亲自去用【背包】搬运。
榆安城内的铁矿石其实远远还未用完,城中只有一座工坊,两位铁匠师傅,炉子也相当有限,即使日夜开工,铁产量也相当有限。不过好消息是,两位李师傅开始带学徒了,两个人各带了两名学徒,跟着帮忙学锻铁技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四个学徒会出现在工坊的可招募师傅里,到时候谢乔就将工坊升到二级,增加更多的熔炉和锻台,进一步提升铁产量。
至于军事方面,谢乔没有丝毫懈怠,明年天下大乱,出征眼看越来越近了。根据自己既定的计划,派遣的主力部队是高机动性和低战损比的[西凉弓骑]与[西凉铁骑],是以,谢乔在原有的三支三级的[西凉弓骑]之外,又征募了五支[西凉弓骑]与三支[西凉铁骑]。
一级的满编西凉弓骑和西凉铁骑都是八人,七支共需精壮人口六十四人,马六十四匹,不够的马匹很容易就能从匈奴人手中以粮食换到。谢乔还能在关外替他们建造遮风避雨的屋舍作为换马的报酬,反正石材和木材也都是匈奴人采集的,她只需要去到匈奴人的营地,用系统去选位置并创建建造任务:可谓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除此以外,考虑到他们的正西面没有屏障,若有敌军袭来无所依靠,谢乔还为他们在西面稍远一些的地方建造了一座较短的二级长城。她用这座二级长城换到了一百只小羊羔和一百头小牛犊。
部队招募完毕,还需要投入训练和进行一定的实战。这期间,谢乔除了部曲在玉门关的校场训练以外,还让梁汾领着骑兵出关,扫荡贼寇、护送商旅、打探黄意的下落。关内她地盘上的贼寇悉数荡平,只能去关外刷刷“小怪”升级了。
也不怕遭遇冯燕部,全骑兵机动性好,而且有匈奴人做邻居,谢乔能借到两三千骑兵御敌,不惧冯燕部深追。谢乔反而还怕碰不见。
然而事实确是真的碰不见。
梁汾领着骑兵几乎辐散出去关外两百里,谢乔也一道去过几次,关外大片的区域跑图,[全图]上几乎都快全点亮了,仍然没有半点下落。
转机出现在三个月后,西凉入秋之际。
一小队从西域死里逃生跑回来的商人进了玉门关,关内的守军如往常一样接待他们,并向他们打探西域的消息。他们的商队本来生意做成,收获满满,满载而归,却在距此约三百里的菖蒲海遭到了一支部曲的袭击与劫掠。他们跳进密林中才侥幸脱险。
而这支部队,非西域人的长相和服饰,也非匈奴人,而是与他们说一样话的汉人。
听到这个消息的谢乔心情振奋,三百里外的汉人部曲,那就只能是冯燕部了。
黄意若还活着,他一定在那里!
事不宜迟,她立即与梁汾商议出发,提点军马,带上辎重,并再此与“邻居”匈奴勺夏部族借调三千骑兵。以压倒性的军力才更有可能给敌军造成心理上的冲击,胜也胜得更容易。
军马整顿完毕,谢乔跨上战马,领着浩浩荡荡的骑兵,向三百里外的菖蒲海,即今日的罗布泊进发。
……
马鸿四下看看,确认没有人后,偷偷钻进了帐篷里,他抬手推了推地上躺的人,小声喊:“黄先生。”
黄意机敏地睁开眼睛。一双眼,眼窝深陷,身上受得皮包骨,而脸上的伤疤好了破,破了好,已经结成了厚厚的瘢痕,与往日里平滑的皮肤全然不同。
这几个月来,他度过了人生的至暗时刻,求死不能。日日被冯燕折磨,鞭打、铁烙、扔进湖中窒息,每一日过后都只能剩半条命。
最开始,他绝望到连咬舌自尽的力气都抽不出来了。无数次在死亡的边缘徘徊,半只脚踏进鬼门关,可终归没有死成。他想,这是自己命大。一日复一日,他渐渐萌生出活下去的念头,这样的念头如种子般生根发芽,越来越强烈。他要活,他要好好的活!既然他命大,不止要活,他还要干点大事!
马鸿是最开始被冯燕派服的人。当时黄意被鞭笞得奄奄一息,生命垂危,是马鸿喂了他一口热疙瘩汤。黄意弥留之际想,这是个善良的人,他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力挺了过来。
夜里没人的时候,黄意轻声问了一句:“你可是龙勒县人士?”
马鸿点点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