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三国]金手指是看广告 > 第 41 章 长社之战

第 41 章 长社之战

经历一场酣畅大战后,皇甫嵩部暂进驻阳城修整,战线往东推进的同时,遣出斥候和暗探刺探敌情。

如今长水校尉陈靖被撤去职务,整个长水营便由谢乔这个军司马代为统率。作为京师禁卫之一的长水营,满编千人,主力为枪兵,单兵配备武器为长枪和轻橹。兵卒皆是百里挑一的精锐,不止单兵作战能力强悍,军士之间也能配合摆出对应的阵型。光看气质,军容军姿,就能看出与义军的极大区别。

不过谢乔也不眼馋,往后她的西凉兵训练出来后必定胜过这支部队。

谢乔以军功升为长水营军司马,统领一支完全陌生的部队,且还是一支禁卫部队,作为吃皇粮的京师禁军,难免心高气傲。又有陈靖作祟在先,她一介寒微,想都不用想,自然是难以服众。

谢乔倒是想得开,即使巡视长水营驻地没被下面的人重视,她完全不心急。

她不去做那些强行收服的事情,即使她费尽心思收服了人心,也没什么用,因为长水营的控制权早晚是要从她手中脱离的,她不可能将一支天子麾下的京师禁卫调入西凉为己所用,而她自然有更高远的目标,绝不单单是统御一支部曲而已。

总归身为军司马,谢乔拥有了更大的话语权。能不能调动是一回事,最关键的是她可以凭借军司马一职执行更多更重要的任务。

长水营千余人,加上配编的义军五百人,以及谢乔自己的三百余西凉骑兵,共计千八往上,接近两千人马,已经可以被视作一支独立战斗的单位了。

在阳城中驻扎下来后,谢乔偷偷从自己的西凉骑兵中间派出去五十人左右,散开,皆乔装为百姓,四处搜寻阳城以西野地集镇的流民,大肆宣传一处“太平安康粮食富足之地”,以随身携带的粮食为凭证。

她从三百人中间派出一部人马出去,也能造成西凉铁骑减员的假象,否则几乎为零的战损比,是薅不到太多公家的羊毛的。极低战损比意味着兵士训练有素,难免引起旁人怀疑。而这期间她的西凉骑兵之所以没有被太多怀疑,就是因为她在出发之前特意伪装了制式军衣,骑兵在坚固甲胄之外还套着一层粗布衣服,如果不特意去看是看不出端倪的。

五十人派出去后,谢乔暂不知道情况如何,但她预感这番大西凉会吸纳到足量的人口。因为在颍川一带作战的这一两个月以来,谢乔见过太多流离失所、背井离乡的流民了。天大地大,兵荒马乱,千里万里地迁徙也找不到合适的家园,世外桃源般的西凉一定是最好的去处。

这几日谢乔开始操心另一个问题了,那就是水源。

大西北是严重干旱地区,每年的降水量相当有限,作为生命之源的水极其稀缺。她的地盘上暂时还没有出现水源问题,那是建立在人口还不算多的前提下。

她的两城两关之地,境内只有唯一的一条冥水从北侧穿行而过,其余至多只有山间的小溪,城内百姓更多只能依赖掘地的井水。

水体的总量是有限的,养活数千人问题不大,一旦把这个数字提升到十倍,数十倍,现有条件

一定是无法承载的。

唯有改造大环境。这是一件光想想就让人热血沸腾的事情。她脑海中有了初步的构想,以神奇土壤和神奇草地为骨架,把大片的戈壁滩改造为森林和草原。

全铺上神奇土壤不现实,即使谢乔现在经常能开出神奇土壤的三黄蛋,一天撑死也才三平米,一年不过一千五百平米,也就是0.0015平方千里,要知道,单单是她地盘上的戈壁滩保守估计大概都有上百平方公里。一粟之于沧海耳。

单独在干旱的戈壁滩上植树造林,植物的存活率很低,但如果在一片区域内,先以神奇土壤为骨架种植树木,生长的植物会影响到周围的环境,再去旁边非神奇土壤的土地上种植,效果就不一样了。就像是波纹扩散一样,由点向面扩散。

以神奇土壤为框架,将成片的戈壁滩覆盖上一层植被,这样一来,雨季降雨后才能留住水,落在戈壁滩上的珍贵水源不至于尽数被蒸发掉。

改造自然,即使有系统的帮助,这也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但劳动力数量上来后,谢乔坚信伟人人定胜天的真理,基建狂魔可不是白叫的。

于阳城整顿数日后,皇甫嵩部决定开拔,全军东进与波才主力决战。

这期间,不断有军报从东面传来。

在皇甫嵩部与阳城黄巾纠缠的同时,右中郎将朱儁已经率领本部军马从另一个角度与波才交过手了。

面对黄巾强力的冲击,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