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三国]金手指是看广告 > 第 44 章 沟渠

第 44 章 沟渠

汩汩的河水从烽燧台的壁面流淌出∟#?#?∟()?(),

瞬间□□燥的沙土吸收掉,消失得无影无踪。

大西凉玉门关一带()?(),

来自海洋的水汽难以抵达()?(),

每年的降雨次数屈指可数()?(),

降水量更是微乎其微。即使是落在地面上的雨水也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被沙土吸收掉、被太阳蒸发掉。

光秃秃的沙地是储存不住水源的,需要植被的保护。就像刚洗完头发,光头一抹就干,而长发则需要吹风机吹上好一阵才能吹干。

然而,当这片干旱地带凭空出现的河水水量越来越多,最开始吸收掉水份的沙地硬结,含水量逐渐趋于饱和,湿沙的范围扩散开,水便开始在平坦的沙地上漫溢开来。

玉门关外驻扎了数万的黄巾,这几日虽有关内补给的粮食,饮水却不够他们分的。如今干渴数日,突然见到旁边漫溢扩散的河水,纷纷惊呼,激动上前,趴在地上用双手捧水喝,全然不顾滚上砂砾的混水喝下去会不会肚子痛。

城关上,接到谢乔的指示之后,黄意便开始着手规划沟渠,引水为用。

他对玉门关这一带相当熟悉,以前腿好的时候,闲来无事就喜欢用双腿去丈量这片土地,踏足山川,俯仰天地。

主公的意思是,此水是从中原的颍水引来,源源不断,可以用来灌溉田地。但源头却在关外一里地的烽燧台。

筑好的城关和长城不可能再凿穿、凿开,玉门关以西仍然草原部族的天下,雄壮的城关便是可靠的屏障,不能为了水源而*自废双臂。整个西面的防线已经有冥水河口这一缺口了,大河极易成为外族的突破口。好在有勺夏部在长城外作为西藩驻防,暂时不必为此忧心。

总而言之,再开一条缺口弊大于利,除非将来有一天,他们决意往西征服草原蛮族,大军西进,玉门关不再是边境。

但那应该是很久远的事情了。主公锐意进取中原之地,西边以稳定和防御为主。西边是贫瘠的沙地荒漠,天高地广,无险可守,夺下来也没有太大的利用价值。如果不能将草原部族彻底征服,面临的是无穷无尽的劫掠滋扰。

通盘考量之后,黄意脑海里灵光一闪,有了清晰的思路:那就是大渠和小沟相结合。

沿着整个西边防线,在长城之外,挖掘一条南北走向的深渠,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这条深渠一直从最北边的北塞山往南延伸到阳关。烽燧台的水流引入深渠之中,填满这条沟渠,城关加上深渠,将进一步稳固防线,正所谓高城深池。这条长而深的干渠可以看作是蓄水池。

随后,再在这条南北走向的深渠上开一条条东西走向的小沟,这些小沟往东穿越城关,走地下,进入关内,如同全身血脉一样,源源不断通往各个地方,滋润土地,灌溉农田,织就一张密集的水网。

畅想未来关内的大荒地,一定会在源源不断的水源的助力之下,成为优渥的良田沃土。

之所以舍弃大渠选择小沟入城,是因为这些几尺宽的小沟,单单一个人都通过不了,更不要说是外族的军队了。

大渠和小沟也

能起到一个调节的作用,

如果中原暴雨,

颍水泛滥成灾,

但入关的小沟的水流量是有限,

高大的城关便能将大规模的洪涝拒绝在玉门关以外。

有了思路就立即去执行。算算日子,此时应当是中原地区的丰水期,水量充沛。而关内却已经近两个月没有落过一滴雨。正好取长补短,时间拖太久,否则流水白白□□燥的沙土吸收,这是极大的浪费。

自北塞山至最南端的阳关,全长百余里。凿掘一条深渠无疑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好在现在完全不缺人力,关外的数万黄巾都可以妥善利用起来。

经过这几日时间,关外黄巾中的绝大部分对他们已然信服,因为无偿供给粮食,一碗碗热粥和一颗颗烤熟的大土豆,拿到手里,吃进肚子里,信任就是这样一点点建立起来的。

且先入关的三千人个个都好好的,据说还分到了屋舍和田地,至于早一两个月在关内生活的马信等人,早就过上了相对富足的日子了。至此,他们的普遍情绪从怀疑担忧,变为了悔恨,悔恨前两天胆子不够大,没有主动加入那三千人的行列。

而关内的谢县长、黄先生等人,应当与朝廷没有关联。否则对方大可以闭关,将他们困死在关外的贫瘠之地,饿都能把他们给活活饿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