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且是:我问道长此生苦,道长一指笑青天。请问世上谁不苦,此生便来这世间!此去青天无多路,偏教人生念故人!故人已成陌生人,相见成恨泪成灰!
夜深沉,四下只有王府的守卫在来回橐橐巡视。婉兮格格独坐屋中,只见门外似乎又多了几名看守的侍卫。她知道阿玛名义上是多派人手为了保护安全,其实他是为了防止婉兮格格意外出走,那样他便无法向皇太后交代,更且是为欺君之罪,罪在不赦,所以他便以保护婉兮格格的名义多派人手,加强巡视不让乱党有机可趁。当时他私下又嘱托那丐帮执法长老陈元龙要严加巡视,在格格和皇帝未完婚这段时间内不可以出现丝毫纰漏,否则人人罪在不赦!陈元龙虽表面应承,内心却想:为了自己的权谋,你竟可以牺牲自己女儿一生的幸福,也真是……待那摄政王走远,他不由长叹,心忖:我丐帮本来可以光明磊落,顶天立地地活着,可是帮主他却功名心重,投顺于朝廷,以至于而今仰人鼻息,不得自由,将丐帮一世的威名毁于一旦,将来有何面目见袁枚袁帮主于地下?自己虽有心中兴丐帮,奈何无人倡议,而且别人都在随波逐流,如果自己自命清高,难免祸临己身,得不偿失,所以只有屈就,只有隐忍,只待将来蛰虫复苏,龙跃九渊!只是目下不是飞腾之举,只有蛰伏!只是心中犹有不平之事,于深夜之中辗转难眠。
皇帝大婚自是震动京师,自上而下都是倾城而出。傅传书是为九门提督,防卫京城治安,所以不敢少有懈怠——因为他着实害怕朝廷乱党再行忤逆之事——行刺皇帝,所以他便夙夜难寐,这时才感到自己职责所在,只有为皇家效命,忙于奔走,一日不得闲,不觉隐隐有了悔意,可是转念一想:待得摄政王得有天下,自己一切的付出皆是值的,要想人上人,只有吃得苦中苦!这样一想他也就心安理得了。
,!
又过三日,便是皇帝迎娶皇贵妃之时。婉兮格格虽有不情愿,也只得委屈求全。凤辇随行走王府侍卫,更有身着官服的丐帮执法长老陈元龙和传功长老戴复古,此时二人身着侍卫官服,便又自不同,气势压人一等。摄政王只所以让他们随从其意不言自明,便是害怕袁门有人滋事生非,因为他亦知道婉兮和袁门忠孝堂主温如玉的事情,所以防患于未然总是不错的了。
凤辇行至乾清门,只见皇家的众内侍和仪人都已恭敬在此。自此而行入禁城内庭,再入坤宁宫,只见大殿之下是文武官员,旌旗招展,是为一十二面,只见每面是为黄龙,在风吹之下烈烈展动,更有宫中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诸宫中女子恭敬如仪。清廷禁内皇帝大婚不似以往汉人皇帝大婚,没有过多的繁文缛节,只是随意,但是亦是相当隆重,毕竟一国之君不比寻常百姓,所以显得声势浩大,尽显皇家气派!只是嘉庆皇帝殊无欢颜,神情透着无奈,显见他是不情愿接受这大婚,然而恭慈太后却一力赞成,因为在她看来少年皇帝由这位摄政王辅助,似乎更为可靠,因为他可是皇帝的亲皇叔,不比那四位顾命大臣,毕竟疏不间亲,所以她倒认为这是件好事,于皇帝百利无一害,只是她全然忘了有时别人未必靠得住,便如当年玄武门之变,世民杀兄害弟,推刃同气,天下人人侧目,本是同气连枝的好兄弟,却为了天下而反目成仇,同室操戈,为后人所唏嘘不已,所以从来皇庭大内只有勾心斗角,那有亲情可言?只是恭慈太后以为摄政王是为先皇的手足兄弟,断然不会心有忤逆不臣之心,这是想当然的事,可是天下尽有奸邪小人,祸乱朝纲!
皇帝虽满心不情愿,可是恭慈太后有圣谕,自己却也不能公然反对皇额娘这决定,只有委屈求全,似乎再无他法,可是他心底里却是上官可情;可是命运注定他们永远不可以在一起,因为祖宗礼法不可违背,纵然他是皇帝也有身不由己的时候!
众官员见婉兮格格由宫中侍女引导入坤宁宫。礼毕恭慈太后而入。此时百官已告退,恭慈太后亦是回转慈宁宫安歇。此时已是日转西。坤宁宫暖阁婉兮静坐,一时不知是喜是悲,但见皇帝犹有不豫之色,她的心头便自沉重,以为皇帝看她不堪之用,不由心中忐忑不安起来。
嘉庆皇帝见她的神色之间似乎透着无奈,心中不免一动,心悲:莫非她也是迫于无奈,因为摄政王忽然行此一举,必是大有深意,也是意在窥伺皇帝的意图,也许还有什么计谋深远,因为他素知这位皇叔从来便不甘于现状,虽然他现在已是摄政王,是多少世人望尘不可及的事,可是对他来说犹是不满足,还是想着君临天下,虽然现在他还不敢不臣之心,可是将来未始不会有,今时他将婉兮与自己大婚,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