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公子一走,没人盯着了,那高大爷把堂上众人挨个看了一眼,趾高气扬得走了。
至于高管事和姑太太,已经被人带走行刑去了。
人群三三两两的散了。
乔双儿手上拿着两个大银锭子,是刚刚高家下人给的。
人走的差不多,就剩她和嫂子两人了。
事实上自从上公堂坦白了以后,柳三娘就跟梦醒了一样。
回头看看这些日子她都做了什么。
今天这事情的起因,也不过是因为她容不下乔双儿才惹出来的后续。
她就像魔怔了一般,觉得乔双儿母女影响了她的正常生活。
如今公堂上这么一走,她柳三娘算是出名了,人人都知道她容不下和离回家的小姑子了。
她觉得有点难堪。
虽然大部分围观的人群都散去了,可她就是觉得大家在对她指指点点。
乔双儿心里有些茫然。
她也没有想到这次的状告的如此容易,事情虽然看似完美的解决了,可她这会儿却高兴不起来。
乔家以后要如何在小庙胡同生存?
她虽然不后悔自己来告这个状,可她后悔把大哥一家拖下水了。
本来她和离回家就让哥嫂一家备受流言侵扰,现在官差上门带走了嫂子,这让他们以后的日子只会更难。
她有些内疚。
看着空荡荡的公堂,她一瞬间不知道自己的前路在哪儿。
如果说乔家在小庙胡同承受的是和风细雨,那么她以后要承受的只会更多。
现下大家对她状告高家时的好奇、同情,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心易变,说不上就会说她不守妇道,乱了伦常。
这些在她和离的时候已经感受过了。
带着这样空茫的心态,姑嫂两一言不发的回了家。
这一日的乔家自然是门窗紧闭,悄无声息的。
以至于乔大郎回来的时候还一度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
这一夜对乔双儿来说好歹能睡个安稳的觉了。
对于隔得不远的林婶儿来说,她心里有很多的疑惑想等着林叔回来给她解答。
许是知道家里人等的着急,这晚的林叔回来的还算早。
夫妻两也不是外人,早早的洗漱完毕躺在被窝里说起了小话来。
等正真林叔在边上了,林婶儿这才忙不迭的问起了她最疑惑的那个问题,当然如果乔双儿在的话定然也是要先问这个问题的。
那就是为何沈二公子会主动出现在公堂之上,出任乔双儿状师这个角色?
其实这件事情看起来与那二公子不说是十分吧也有八分的无关。
其实林叔直到案子结束都没明白这点。
好在他主子虽然好玩乐,可人却是不坏。他俩回沈家的路上,见他还是一脸懵懂,好心的点了他两句,他这才醍醐灌顶。
说来临安城之所以在宜州府还算富庶就是因为临安城产茶,他每年春天的春前雨雾,品质上乘,口感极佳。
背靠着如此好的资源,临安城的富商们每年为着收茶的地盘明争暗斗闹得不可开交。
好在商会不知是谁想出来的办法,每两年投票一次,选出最让人信服的人来划分地域。
顾名思义谁能拔得头筹,谁家就能划到更好的茶园。
眼下正是寒冬,看似和春日的茶园毫无干系,可老百姓不知道,每两年的冬日,投票就开始了。
沈二爷点林平的时候,他刚好算了下日子,恰恰就在最近了。
沈二爷就是用毫无关系的乔双儿的案子,动摇了高家的声望。
当然,这其中沈家的运作定然是少不了的。
也就是说,从林叔这里听到乔双儿的案子开始,沈二公子就开始运作了。
其他的事情林叔知道的不多,只知道若不是二公子站在公堂上,那双儿这案子到底最后是个什么走向还真是说不清楚。
至少现在不管怎么看,双儿这件事已经完美的解决了。
就像他家二公子说的那样:双赢。
这最大的问题问清楚了,林婶儿算是安心了。
正准备睡下的时候,旁边的林平说的话让她再次提起了心:“高家这次虽然吃了个明亏,看似事情已经了了。可我们二少说了,眼下高大爷定然顾不上乔双儿,可等眼前的危机过去了就难说了。毕竟她是真的是高大喜欢的那类,并且她还在高大爷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