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了银钱才知家事之艰难,担心妹妹身上的银钱不够。
想带点钱给她,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最后就是家里一切都好,盼着妹妹一切的日子顺心顺意,照顾好自己。
看的出来,哥哥对她还是很担心的。
乔双儿欣慰他终于自己担事情了,又心疼哥哥操心完外面还得操心家里。
也不知道她走了以后柳三娘消停了没有。
十两银子,够他们家用个三五年的了。
她有预感,林婶儿的信里会有她想要的答案。
折好哥哥的信,把它放回封壳里,她这才慢条斯理的打开林婶这厚厚的一封信。
相比上一封乔大郎的文绉绉,林婶的书信就直白的多了。
乔双儿猜测是找人代笔的,所以书信东一句西一句,完全感觉是想到什么说什么,全文都是白话,浅显易懂,就是篇幅很长。
总结起来其实重点就三个:
其一,她们回程的路上许是邱白送了最难的那段路,感觉比去的时候轻松多了。十天左右的时间娘俩就回了家,一路顺利。
到家的时候乔大郎专程来仔细的问过了她们的一路经历,看的出来对妹妹还是很担心。
其二,乔家双儿哥哥与那柳三娘之间的关系有点奇怪。毕竟是乔家的私事,她也不好详细过问。
不过据她了解,柳三娘和乔大郎大闹了一场的,就在他们离开临安城不久,听邻里说是为了钱的事情。
在那之后乔大郎就亲自管起了孩子,乔安送去了书塾,乔秀听说去学绣品去了。两个孩子一走,白日里家里就没了人,柳三娘也不知去向。
林婶叮嘱乔双儿写信问问她哥?柳三娘到底怎么回事?
怎么感觉家不成家了呢?
乔双儿这才意识到她哥嫂之间定然是出什么问题了。
她都已经离家这么远了还要操心家里的事情吗?
可那毕竟是她哥哥!
两人之间的事情她一再的卷进去怕是不好?
左右为难之际,乔双儿决定冷处理。
其实她着急也没有用,两个人之间的事情,她这个时候再亲也是外人。
再说都这么久了,书信一来一去一个月,黄花菜都凉了。
看她哥书信里就是成竹在胸的样子。
说不定他心里自有主张呢?
家里的事暂且放下,林婶还说了一个消息。
高家大爷据说果然在乔双儿走后不久派人来小庙胡同打听过乔家。
好在走之前林婶和乔双儿做了安排,只跟来人说乔家怕事,后来把乔双儿嫁去外地了。
来人只好悻悻的走了。
后来被发现在乔家周围盯了十来天,才真的死心的走了。
目前来看乔大郎的工作什么的都没有受到影响,估计是嫌弃乔家太不起眼,就懒得追究了。
反正听说今年临安的茶,高家只分的最少的部分,估摸着上面有沈家盯着高家也不能做的太明显。
大概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最好乔大郎他们不要在高家大爷面前出现提醒他这事儿就可以了。
林婶子说的轻松,乔双儿还是后怕不已。
很庆幸她走的干脆,若不然,都不敢想象她会面对怎样的局面。
小心的放好林婶的书信,乔双儿心里想的都是临安的人和事。
如今临安的风雨已经远去,她身在北地,能做好的就是管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