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心不费心什么的,都不是顾匀在乎的点,这些年来他花在自己儿子身上的心思也不比这少了,有机会就是好事。
羽先生点头,见他接受良好的样子,走到旁边拿起笔墨,写了张药方,然后交到他手里,叮嘱:“公子最迟明日午时会醒,大人尽快凑齐上面的药,一日煎服三贴,半月后我再来为公子把脉,到时更换方子。”
顾匀连连点头,把他说的话都给记在了心中,然后把两人送了出去。
“太傅和先生的恩德难报,顾某在此承诺,他日若有事情需要相助,只要不违背信义,我都当竭力相助。”
顾匀是个知恩图报的,今天这件事情,要不是这俩人都愿意来,他还真没办法。
云清扶起他,笑道:“莫说回报了,顾大人只要干好自己分内的事,就是最好的报答。”
顾匀干了那么多好事,上天也不回报一下,真是被蒙了眼了,换做别人云清不一定答应,但对这位名垂青史的好官,她的观感是非常好的,所以才答应了。
所以说,有些时候,万事还真讲究一个缘分。
上了马车,云清才对羽先生提起一件事情:“羽先生,我看了下,您是不是想去天下行医救人?”
在把脉的时候,云清看到了羽先生眼中亮起的光,那是对于医理的热爱,他明显是想去研究新病症的,但更多时候还是待在离府,云清就想了下,是不是离府困住他了。
不然为什么后来承诺完成后,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四处云游行医呢?
羽先生讶然:“公子为什么会这样想?若不是离家相助,当年岐水羽氏一族早就覆灭,留下来是我该做的。”
“该不该做不重要。”
云清循循善诱:“我就想问您,想不想向天下传播您的医理知识?”
云清思来想去,觉得大熙医学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就是贵族垄断。
好的医师都被上流贵族招揽了去,民间的郎中大多只会看些简单的病,稍微严重点就只能让人回家等死,又因为大家奉行的又是万事唯有读书高的理念,愿意去接触这方面的人愈发少,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而岐水羽氏当年遭到灭族之灾的根源,其实也是因为触犯了贵族利益,要不是有离家压了一头,他们也难逃魔爪。
羽先生叹气:“公子,我愿意是愿意,可这事,很难。”
想到当年的事,他仍然觉得一阵后怕,也不想拿这去为难云清,毕竟离家曾于他们有恩,他不能恩将仇报。
“羽先生愿意就好,其余事情交给我来解决,可能还要稍等些时候。”
云清心想,小暴君是个听得进建议的,对自己这个太傅也还算敬重,之后改革的时候可以一同推行。
“羽先生可以先将自己的学识整理成册,有朝一日,我必将为您印书册,广告天下。”
云清发现这事真是一茬一茬跟着来,说起印书册,她就想起来,这个时候不仅没有印刷术,而且纸张的造价也相对较贵,所以书册这种东西显然不是普通人家能消费得起的,抄书的职业非常盛行。
羽先生显然也想到了这点,他真诚笑了下:“公子有这心就好,不必太为难,我会尽力的。”
在离府比较好的一点就是,不仅不缺纸张,而且各种名贵的药材也有,他想做些试验都很方便,条件已经有了,剩下的就看他该怎么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