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在国内给自己标榜血统、工艺、奢侈、艺术,来和音乐老师一起联合诈骗不懂乐器的家长。但确实也有那么两、三个外国牌子,可以光明正大的如此描述自己,其中就有贝希斯坦这个牌子——但仅限于德产,而非其他产地的贴牌货。
而这个……
小尺寸的三角钢琴?带着一系列古老的电路?高易羽的脑海中闪过一些曾几何时看过的东西。她摸了摸自己的额头,肌肤渗出了些许汗珠,那并非是因炎热。
如果她没猜错的话……这架树上的三角钢琴……
也许,就是被后世称之为“电钢琴”那诸多系列的——最初原形。
082·第一天
在二十世纪初,人类已然知晓了,关于电的大部分知识。
并且,人类似乎能驾驭它了。
就连音乐,也成为了电流以光速在整颗星球上奔腾时,所展示的色彩之一。
bechstein这家厂子,在那个人类飞速进步的时代,成为了最早的先驱者。
他们为钢琴安装上了还很粗糙的拾音器,用来收集那些钢琴弦,被击锤击打的每一分振动。接着,这些振动被和麦克风同样结构的输出结构,变化成了电讯号。再然后,这些讯号振动扬声器,发出它原本的声音。
又或者——被挑波器改变,变成其他模样的声音。
这套以现代眼光来看,非常简陋的系统,实际上正是bechstein公司在当年最先得到的成果,电钢琴的商业化先祖。
它最初是以“一台钢琴,却能发出不同风格的钢琴声音,您不必再买那么多台了”为卖点,但这套简陋的结构很快就被各种各样的商家弄明白,更多的产品在那之后的百年内,随之不断革新。
到了现代,电钢琴早已十分成熟。而将乐器的振动讯号模拟成电子讯号,这也早已成为了全世界音乐的根本——甚至,人们不再需要实际上的乐器,只用一台手机,便可以凭空创造各种各样的乐器音色,演奏成曲。
“不是很听得懂。”
“我有很多个问题,但总的来讲也确实不是很理解。”
约安妮丝和达芙涅的态度是一致的。
而站在梯子上,高易羽感到无可奈何,哼,这帮古代人果然听不懂,看来得找点这方面的新手教材,推荐给她俩看看了……
这台压在月桂树枝头的小三角钢琴,它的大概来路已经被高易羽摸出来了。
在曾几何时,高易羽正在学习如何自制电吉他,于是非常深入的了解过整个电子乐器的结构、历史。这些内容在国内的资料并不算多,她为了跳出墙壁查阅更多细节,还顺带着把英语给整了起来。
而这台三角钢琴,大概……很可能……就是bechstein公司当年研发的那些始祖作品。换言之,也可以算是整个电钢琴行业的始祖之一。
它是如此的陈旧,木头散发着的气质很是特别。上面早已斑驳了的钢琴漆,比周末花鸟市场地摊里,说着浓郁方言的老乡端出来的袁大头和鬼子军刀,都要更有老人臭……甚至可以说是尸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