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文化,就是泥里长出来的文化。
是下里巴人,不是阳春白雪。
渔民辛辛苦苦打鱼上来,做个鱼丸还要被吐槽不正宗么。
海棠打趣道:“小师傅,上次的面条是你下的不?”
盛府一行人刚住进来的时候,向驿站厨房点单了面条。
大厨长年回家打盹,又一下要了几十碗面条,把贺春急个半死。
厨房里的葱、蒜是蔫的,猪油是好几个月前熬的,细闻有股刺鼻味道。
再加上被他煮的过火了的、稀烂的面条,想想都知道吃的人有多无语。
贺春回想到,便心虚起来。
再也不敢继续吐槽,“不正宗”的鱼丸了。
花不凡提起两根木棍,就开始打鱼肉。
几下一打,雪白的鱼肉就稀碎生浆。
羞恼得红了脸的贺春,伸出手道:“力气活,还是男人来吧。”
花不凡看了他一眼。
也行,盛府急着远行,快字为准。交代了几句打鱼丸的要点,便准备烧蟹了。
扒开兰花蟹的蟹盖,去鳃,蟹大,身子被均匀横切成6段。
单5只大螃蟹,就满满一盆,够炒一大盘的了。
热锅挖入一勺猪油,这猪油是拖海棠临时买的。原厨房的早就变质了。
待猪油熔开,就放入葱段、姜片爆香。
再放入处理干净的兰花蟹,双面煎制,直到定型。
等蟹煎的微微变色,定型完毕后,才能下铲子炒制。炒制过程中倒入酒、盐等调味,再加入热水,大火焖煮一会,直到螃蟹熟透。
炒制好的兰花蟹,红嫩生香,点缀葱段的翠绿,看一眼就教人流口水的程度。
海棠找了个精致的大盘子装上,欢天喜地先给主子们端过去。
花不凡又如法炮制一盘香辣炒的。
不同的是,香辣味的油放入的更多。螃蟹有被油炸过后特有的酥香。
不似葱姜炒的那般汁水充盈,而是大火爆炒的特别干,盘内不剩一滴汁水。
红红的辣椒段里,露出来几个一看就过油了的酥脆的螃蟹身子段,但咬开来,依旧是白嫩饱满的蟹肉。
而俩小朋友点名要吃的鱼籽,也已洗净。
花不凡准备酱香味搞个砂锅煲。
冷水下锅,加酒去腥,先将鱼籽焯个水。
然后继续热锅冷油,加调料爆炒,加入鱼籽、豆腐。炒的差不多之后,转入砂锅中炖煮。
鱼籽不怕煮,给小朋友们吃更要彻底煮熟。
这时,便看到贺春把鱼肉泥打的差不多了。雪白的鱼肉经过连续不断地搅打,起绵有了韧性。
再加入葱姜水、盐等调料,放入盆子内不断向一个方向用手搅。劲上得差不多之后,再加入打发了的蛋清,接着搅和。
都完成后,花不凡直接拿勺子挖成小球,挖一个放入冷水中一个,一个个白嫩如豆腐的鱼丸便浮了起来。
圆润可爱,看着也特别蓬松绵软。
贺春就这么傻愣愣看着。
厨房师傅平日里,做些大菜都故意会支开他,不给他学。
而现在,既然有机会学习,他睁大双眼,一刻都不想落下。
小火慢煮,一个个白嫩的鱼丸便煮好了。
花不凡看着一旁看愣了眼的贺春,只以为小伙子是馋了,直接给他盛了一碗,道:“尝尝?”
贺春也不客气。
在他的认知里,所有的菜都得照本宣科按照食谱来,这么做的,能好吃?
一颗鱼丸入口,口感松软如绵,却有明显的海味的鲜美。连带着整个人,都直接生出对美食的渴望。
第二颗丸子又被急不可耐地吃下。
看着眼前这个娇小、白净的女娃子,怎么就会这么多呢?
想不通。
贺春看出了神。
而落在花不凡眼里,这贺春怎么吃上鱼丸,反而更傻愣愣的,一直这么看着自己。
“到底怎么了?不好吃?”花不凡疑惑道。
“好吃。特别好吃。”
贺春连碗里的汤都喝的不剩了。
花不凡看着被小丫鬟们洗干净的,新鲜又绿油油的菠菜,问道:“贺春?有没有小碳炉子?我想蔬菜就直接让客人涮着吃。”
贺春麻溜的找出来。
花不凡又在杂鱼里,寻出一条通体红红的海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