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车是真装不下了。
十筐海蛎子,300个鸡蛋,野葱、韭菜,两大坛野山椒酱。
临要出发,老村长还塞上来一条巨大的大黄鱼。
花不凡几乎是抱着黄鱼回到自己的小店。
远远望去,“花厨娘海味馆”门口座位上,竟有三三两两的食客正在吃面。
不是喊贺春卖牛乳糕的么,怎么卖上面条了?
花不凡好奇,走近问道:“怎么了?难道牛乳糕滞销?”
贺春长筷子捞起面条,又从锅子里舀出几块猪蹄,一勺汤,一碗简易的猪蹄面做好,给客人端出去。
抹了把汗,才回道:“恰恰相反。师父,你一走,朱员外就来包圆了。”
花不凡:“包、包圆了?”
“对啊,他说他买回去送人,50块不嫌多。”
海镇最大的长官亭长王岳铭王大人,家里老太太出自书香世家。近日,府上请到杭城大儒黄绪小住。
这黄绪可是千金难换的名师。
朱员外膝下两子,都属意科考,正准备用花不凡的糕点作为敲门砖,希望得到引荐,能让自家儿子也听一听大儒的课。
海镇最能拿出手的就是花不凡的糕点了。
今个朱员外忧心忡忡出门散步,一见到牛乳糕,立即心动。饶是名师,水牛乳制糕,也能吃个新奇?
朱员外一下就决定都买下:家里得留一份,王大人府里老太太处得送一份,其他女眷处得送一份,剩下的由着俩儿子去找王府公子时提着赠予老师。
规划的明明白白。
共750文,倒也划算。
花不凡汗颜,她发现,做新奇吃食,好像吸引的都是那老几位。
她接着问:“那你这是?在卖猪蹄面?”
贺春还没来及回答,一旁客人抢答道:“花厨娘,你这卤猪蹄太香了,我就喊小哥给下面吃了!”
客人顿了顿,又说:“猪蹄绝了,惊艳!面条不行,烂糟糟的。”
这客人一边说着,一边炫了一大块肉。
贺春不好意思地挠挠脑袋:“师父,你知道的,我总是下不好面条。”
好嘞,教徒弟要紧,花不凡看一眼他揉的面团,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她道:“面团太软,揉的不够。一抻起来,当然软趴趴的,没韧劲。”
花不凡开始示范:加面,再加个蛋,做个鸡蛋面面团。
刚进货的300个鸡蛋,不得试试品质。
鸡蛋升级了,非常新鲜,蛋黄黄澄澄,浑圆,蛋黄的膜厚实有力,摇晃不散,这就是新鲜的证明。
加入鸡蛋的面团,更加有劲道。
“我就教你做手擀面,擀薄,切一切,好吃又好做。”
花不凡手把手教着,贺春才慢慢领悟到要点,揉出的面团立即像样了。
下面,给刚才的客人赔了一碗,客人特满意。
同样满意的还有贺春:技能+1
贺春不知疲倦的又开始和面,揉了揉就放一旁醒一醒,等会再揉了切会更好吃。
花不凡:猪蹄都见底了,你还和这么多面干啥?这徒弟收的,比师父还贪干活!
晚饭时间到,客人一波波来,厨房重新进入巅峰忙碌期。
花不凡想卖海蛎子煎蛋,却抽不出手处理海蛎子,只好作罢。
客人们听说异香扑鼻的猪蹄面卖光了,依旧不肯走。逼得花不凡立即炸葱油,搞了葱油拌面。
海蛎子煎蛋来不及,就仅仅煎个蛋。客人们依旧吃的不亦乐乎。
贺春这个傻徒弟,这么忙,却高兴的不行。
他心里只觉得:爸妈,我出息了,我终于从人人喊打的厨师变成煮面小神了。
贺春一边忙的汗流浃背,一边还偷着乐。
花不凡:我很怀疑你的精神状态。
终于忙完,一数,他们居然卖了77碗面条。猪蹄面8文,葱油拌面3文,煎蛋1文,一共赚了324文!
天哪,好累,但真的好牛!
外加早上海蛎子煎蛋卖的150文,牛乳糕卖的750文,今日营业额1234文!
是超级突破的一天啊。
花不凡和贺春都累得躺在地上。
花不凡往贺春手里塞了100文,又道:“今个好好休息,明天咱不卖面了,实在太累了。”
忽然期待起定制的“五个蛋饼一起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