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汉末三国之所以充满魅力,正是因为总有弱势者不愿就此向强者低头,总有逆行者不信天命,愿用自己的力量来改变世界。
周瑜、鲁肃如此,刘备、诸葛亮如此,刘昭亦如此。另外,还有一个人,那就是孔融。
孔融,东汉末年著名杠精,以吐槽、怼曹操为乐。
作为孔子的后代,他以孝闻名、崇尚教化,提携后辈、为国举才、救济流民。面对董卓的废帝之举,他坚决反对,于是,董卓让他到黄巾猖獗的北海担任国相,欲借刀而杀之。
身处乱世的孔融志大才疏、用人不善、甚至脾气还有点暴躁。也曾举兵振兴汉室,但终究失败。
有人说他怼曹操是在作死,可他又何尝不知道自己是在生死的边缘游走?有朋友劝他不要去试探曹老板那灵活的底线,但孔融却认为,自己一介书生,打仗不行,那就只能利用自己名满天下的声誉来打嘴炮了。
孔融对礼法有执着的极端追求,他愤恨曹操欺压皇权、残暴屠城,但他只能通过影响舆论来限制曹操。而在曹操的眼里,孔融也只是个用来增强朝廷威势的吉祥物罢了。
刘昭凭借着提前准备好的许靖书信与名满许都的热度,成功见到了孔融。
孔融的书房之内,两人相对而坐。
“在下刘昭,特为救先生之命而来!”刘昭拱手说道。
“好家伙,现在的年轻人都这么狂的吗?”孔融在心中不禁吐槽道。
“我孔文举并不怕死,但不知足下所说为何意?”孔融问道。
“袁绍在时,曹公还有所忌惮,还能礼待天子。如今,曹公平定乌桓,北方已安,关中凉州诸将虽拥兵自重,然不过苟且求安而已。既然外患已平,先生素来与曹公不睦,岂不是即将要被铲除的内忧?”刘昭沉声道。
而孔融却站起身,大笑道:“曹操向来看不起我这样的名士,但也借我来笼络天下士人之心。我虽然经常骂曹不带脏字,但却也佩服曹操的能力。曹操愤恨我已久,我岂能不知?”
“然而,天子蒙尘,受曹操欺压。我每日为天子讲学,深知陛下乃聪慧之人,有文帝之风采。只可惜,如今乱世,需要的是高祖和光武皇帝那样的英雄!我为天子之师,自当护卫皇权!”
“我若闭口不言,或离开朝廷,虽能苟存,但天子的处境就更加艰难了!”孔融叹息道。
话音未落,刘昭当即说道:“我有一计,可使汉室幽而复明!”
孔融听后却不为所动,只是淡淡的说道:“唉,这几年,说能救汉室的人多了去了,最后没一个成功的。”
刘昭并不气馁,继续说道:“如今,曹操身在邺城,虽仍对许都有强力的掌控,但终究相隔两地,反应要慢半拍。”
“先生在明日朝会之上,可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上奏天子,封曹操为魏公,以冀州为封地建立公国。并享受入朝不趋、参拜不名、剑履上殿的特权。”刘昭躬身道。
但孔融听后,却大怒道:“汝乃汉贼乎?这样岂非捧出了一个王莽?你是觉得汉朝灭的还不够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