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听到荀彧的话之后,荀攸的眼睛里出现了一丝茫然,但仅仅是一瞬间,荀攸马上又恢复成了古井无波的模样。
荀彧不知道的是,就在荀攸看到刘昭的那首《侠客行》之后,他大醉了一场。那个曾经刺杀董卓的荀攸,在看到诗句的那一刻,仿佛又活过来了。曾经的荀攸,也是个侠客!只是时光荏苒,少年的棱角,也被一点点的磨平了。
而荀彧与荀攸则恰恰相反。曾经的荀彧,面对董卓的恶行,选择了逃避。而如今已经四十多岁的荀彧,决定倔强一回,为了自己心中的大汉,为了心中的儒家气节,他已暗下决心,要限制曹公权力的膨胀。
“叔叔,我昨日收到了司空的信,他派我劝你接受三公之位。”荀攸开门见山道。
“我不会接受的。如今的曹公,已位极人臣,我若接受了三公之位,那曹公岂不是要更上一层楼?曹公难道还真想当魏公?”荀彧语气坚决的说道。
就在这时,家丁前来通报,汉中王刘昭来访。
荀彧虽略感诧异,但还是派人去迎接了。
等到刘昭进来后,便看到了相对而坐的荀家叔侄。见刘昭进来,荀彧和荀攸也起身相迎,拱手致意。同时,他们还注意到,跟在刘昭身后的还有一个其貌不扬的少年。
刘昭也不客气,落座之后,便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两位先生德高望重,智计无双,本王深为敬佩。此来,是为了让孤的结义兄弟,能够拜二位先生为师!”
话音未落,刘昭身后的张嶷则向前一步,俯身拜道:“小子张嶷,欲拜两位先生为师!”
这下给荀彧和荀攸整懵了,尤其是荀攸。汉中王的结义兄弟?拜师?二荀虽然功勋卓著,但并非大儒。荀攸外愚内智,很少与人打交道,就更别说收弟子了。
“大王身为皇室贵胄,却颇有游侠的气质,文采亦是高绝天下。我等不过是碌碌之人罢了,怎敢妄为人师?况且,我尚书台的政务繁忙,恐无空闲。”荀彧婉拒道。
而刘昭却不达目的不罢休,说道“令君繁忙,我亦深知。然而我这弟弟,天资聪慧,实乃可造之材,只要令君能拨冗相教一二,便足矣!”
“公达先生,您如今已不再随军出征,身居闲职,我欲让弟常伴您左右,聆听教诲!”说着刘昭也跪拜了下来。
见二荀还在犹豫,刘昭便说道:“这样吧,两位先生可暂且教导我这弟弟,只需半年时间即可!作为回报,又是颖川同乡,我可以泄露一些秘密给二位。”
这下,二荀来精神了。秘密?这天下还有这两位不知道的秘密?
刘昭不紧不慢的从袖中掏出一张纸,递给了荀彧,说道:“二位看看吧。”
荀彧翻开纸页,只见其上写道:
“废三公,立丞相。孙权大破江夏,父仇得报。曹公下荆州,显出宛、叶而间行轻进,刘琮不战而降。此明年之事也。”
“曹公,划分天下为九州,后进位魏公,加九锡。继而,又进位魏王,位在诸侯王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旒冕、车服、旌旗、礼乐郊祀天地,出入得称警跸,宗庙、祖、腊皆如汉制,国都邺城。此数年后之事也。”
这份预言,让荀彧、荀攸皆震惊不已。
别的事情,真假暂且不论。而“显出宛、叶而间行轻进”这个奇袭荆州的战术,是荀彧和荀攸在前几日共同商议出的战术,准备在之后献给曹操。
曹操还不知道,刘昭是怎么知道的?难道,真有人能预知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