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和军部的人一起开了个会,觉得田蔡说的这个方法已经考虑得很全面了,于是就这么敲定了。
这次田蔡培训了正好一百人,其中有三十多人来自中医学院。
他们都是前几届毕业生,已经在医院实习了三年,目前的身份是见习医生,或者有的已经转为正式医生。
田蔡将第二批参与培训的一百人聚集到一起,向他们宣布了有关于到别国进行医疗支援的事情。
“待遇方面各位不用担心,每月工资肯定要比在国内高好几倍。”
“语言不通也不用担心,对方会派优秀的翻译跟在你们身边。”
“到那边跟国内一样,用你们学到的本事治病救人,有什么不懂的或者碰到特殊病例,随时可以给我打电话,咱们一起探讨。”
“所有人都是自愿选择,是留在国内,还是同意派遣出去。”
大家彼此看看,都从对方的眼里看到忐忑,而那忐忑下,还隐藏着一丝丝兴奋。
这时候出国的人越来越多,都说外国多么发达多么好,很多出过国的人都鼻孔朝天。
“教授,”一位瘦高个戴着眼镜的男生站起来问道,“去哪个国家我们可以自己选吗?”
“当然。”
田蔡点头,视线转向会议室中坐着的其他人。
“这件事是完全自愿的,去或者不去,去的话想去哪里,都是自愿选择。”
“那我去!”
那男生双眸发亮,第一个表达了自己要去的想法。
“那我们家里人怎么办,也可以一起跟着去吗?”另一个中年男人问道。
“如果有需要的话,可以。”
田蔡知道,这样会造成华国的人才大量外流。
就比如这个中年男大夫,如果只有他自己到其他国家进行医疗支援,但是他的家人依旧在国内待着。
那即使他人在他国,心肯定是留在华国的。
一旦让他的家人跟着一起往国外去了,人才流失的可能性就变大了。
他们一家团聚,在哪里生活都是一样的,既然国外给的待遇更好,为什么不能永远留在那边?
这也是田蔡和外交部持有不同意见的一个点。
田蔡却觉得这都不算什么。
我泱泱大国,培养一个中医生确实不容易,但是田蔡有信心,有她在,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而且华国现在跟以前不一样,无论是从经济发展还是科学建设方面,都让人不可小觑。
大国就要有大国的气度,也让世界看看,华国是怎么对待自己友国的。
有了第一个开头的,后面决定出国的越来越多。
田蔡让人统计了一下,选择留在国内的占少数,大多数人都决定出国。
九十年代初,正是华国掀起出国热的阶段。
这34名大夫一经确定留下,马上就被安排到各自的岗位上,开始履行医生的职责。
而那66位选择出国的,田蔡将他们的资料送到了外交部,剩余的事情就由他们负责了。
这件事并不是一两天就能办完的,等出国手续全部办理完,这些人才能跟各国来接人的外交人员见面。
当然,华国也会派人一起将他们送过去。
在未来,这66人会在世界的各个地方,将华国中医发扬光大。
也会凭借自己的实力,让华国中医享誉世界。
而参加第一批培训的八十名大夫,在经过几个月的锻炼后,基本可以处理治疗过程中遇到的突发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