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推移,治愈的白血病患者也逐步增多。
这边的事情走上轨道后,田蔡去了趟中医学院。
前年吴院长就退休了,还有之前的好几位老教授,后面的苗子起来了,他们才能安心退休。
现在的院长是宁飞白,田蔡刚来时候他任职骨伤科教研室主任。
宁飞白出自宁家,是当年京市四大名医之一宁敏达的亲孙子。
宁敏达大夫在前些年去世了,宁父身体还算硬朗,现在宁家都是他在打理。
田蔡这次来就是跟他探讨一下,要在学生们最后一年的课程里,增加有关于她研究出的几种针法相关课程。
包含搭配肺癌康的肺癌晚期治疗,搭配血癌康的白血病晚期治疗,以及肝硬化晚期治疗。
这些治疗中,针灸是必不可少的,而每次治疗使用的针法不同。
“你亲自过来授课?”
宁飞白问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看情况,”田蔡想了想接下来的安排,还是没将话说那么满,“每节课都上我保证不了,但是至少能保证一个月来上一节大课。”
“欢迎之至。”
两人达成共识,之后又说了点别的。
宁飞白的想法跟田蔡一样,华国强大起来是必然的,那么人才的培养就一定不能懈怠了。
这边的课程一旦定下来,他打算直接贴在学校门口。
不光中医学院的学生能参与上课,其他任何人,只要有学习这几门学科的兴趣,中医学院的大门都为他们敞开。
华国好中医大夫缺少的主要原因,不是没人对这个学科感兴趣,而是很多人明明想学,却没有渠道去学。
野路子出身并不可耻,但大家却不一定记得,野路子出身也不是人家自己选择的。
野路子出身也同样意味着他们没有学习的途径。
这要是可以自己选,但凡想当个中医大夫的人,都想受到系统教学,可他们再想也没用,没这个条件。
向宁飞白一样能跟着家中长辈学医的,可以说是万分幸运。
除非天赋卓绝,否则半路出家的永远也赶不上家学渊源。
宁飞白是后者,所以他同样见过很多有天分,却因为无处可学被耽误的人。
宁老爷子对他将自家的医术教给外人这件事十分反感,在宁家,只有男孩可以从小跟着长辈学医,而女孩子,因为迟早是要嫁到别人家去的,所以不被允许。
哪怕天分再好也不许学宁家的医术。
小时候宁飞白听父亲说过,他的姑奶奶从小就是一个非常厉害也非常聪明的姑娘。
她很小的时候就在医术方面展现出了碾压旁人的天赋。
据说他爷爷需要两三遍能背下来的东西,她瞄一眼就能倒背如流。
而那些特别拗口难记的,他爷爷需要诵读五六遍甚至更多的,她只需要读一遍就能全都背下来。
但因为宁家的家训,她不被允许学医。
宁姑奶奶是个很聪明的姑娘,她仅仅凭借偶尔去给宁老爷子送吃送喝,就将宁家最核心的东西学了个彻彻底底。
不过纸终究包不住火,这件事还是被宁家当家人发现了。
宁姑奶奶的行为在宁家看来是不可饶恕的,偷师既然有个偷字,那这种行为等同于盗窃。
盗窃就要废了双手。
后来是宁老爷子亲自动手,将宁姑奶奶双手的手筋挑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