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七八个伙计围着老车倌推杯换盏,一个个喝的都是面红耳赤,田掌柜一看桌上已经是杯盘狼藉,又让高焕上街买了些熟肉回来,又续了二斤酒,伙计们边喝边聊,借着酒劲,有几个感叹世道不好,老车倌接住话茬,说到,男子汉大丈夫光抱怨顶个屁用,想法子赶跑东洋鬼才行,几个伙计七嘴八舌说,是啊,谁也不想当亡国奴,可是有啥法子呢?老车倌说,我有个主意,我们先成立一个帮会,拉些兄弟入会,帮会一成立,慢慢的加入的人就多,人多势众,在地面上闯出来名声,到时候拉拢咱的势力肯定会有,跟谁不跟谁咱们说了算,如果遇到打东洋的,咱跟人家接上头,要咱咱就去,要不给人家做内应,也比混吃等死强得多。大家还是不明白,老车倌一看大伙儿面面相觑,从桌子上拿起一根筷子,举起来说,单打独斗就像这根筷子,球也懒不成,我们有了帮会,对外打出旗号,很多人如果和我们有一样的想法,就能到帮会里来,依我看,就叫荞麦会,有了荞麦会,咱们每逢初一十五的,也能打着旗号去参加活动,能不能立下名声就要看我们大家的了。
田掌柜点点头,说,老车倌说的对,咱们先成立个荞麦会,从行善积德,扶危济困开始。这几天我抽空拟个章程,到时候大伙儿看看,如果同意就这么办。
过了几天,田掌柜把帮规贴在了院墙上,又把大伙儿招呼过来,对着高焕说,来, 高焕,念念给大伙儿听听,高焕清了清嗓子,对着院墙上田掌柜写就的中楷高声念将起来,荞麦会章程。
荞麦荞麦,红杆绿叶开白花。
严寒口外,不怕风霜雨雪打。
旱涝保收,不负农人好庄稼。
浑身是宝,填饱肚子全靠它。
日夜相伴,壳做枕头杆温家。
吾等儿郎,受汝恩待。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有了荞麦,身心安泰。
今起荞麦会,吾等自愿入。
会友如兄弟,福祸同担当。
入了荞麦会,规矩记得明。
一要不作恶,作恶五雷轰。
二要练身体,羸弱不可赢。
三要行好事,扶弱又济贫。
四要学手艺,本领不压身。
五要听招呼,扬我会威名。
如有不从者,不是我会人……
大家听了,拍手叫好,又在当院摆了香案,摆上了贡品,一众单膝跪地,双手抱拳,高焕领一句,众人和一句,又把荞麦歌从头至尾念了一遍,然后高焕又将盛满酒的碗放在一张大笼屉上,每个人各取一碗,对着北方玄武大帝行三跪九叩之礼,礼毕,众人端起碗来一饮而尽,又互相见礼,不论岁数大小,一致推举田掌柜为会头,老车倌为副座。田掌柜也不推辞,站在当院,挽起袖子,清了清嗓子,说到,诸位既然信得过我田某,我就勉为其难,为国为民之事当仁不让,从今往后,众弟兄不但是我面铺的伙计,也是有担当的荞麦会创会元老,我面铺每月专有十斗粮三十块钱作为扶危济困专用,不论是谁,我们都会济危难于水火,帮乡亲如亲眷。我会众更要牢记,救国救民光有想法不行,要有行动,我们荞麦会就从现在开始,强健身体,练习武艺,行善积德,扶危济困,以图报国,不枉来世上走一遭,大丈夫顶天立地,决不像蝼蚁偷生。
众人听的心潮澎湃,连连鼓掌叫好。
等田掌柜说完,老车倌站起身来,我也说几句,这十年来我过得憋屈,军阀混战,民不聊生,这倒好,内忧外患不知啥时候是个头,可是难受有啥用?着急有啥用?拼了我这条老命又有啥用?不如从现在做,一点一点做,一天不闭眼就使劲干,我就不信老天爷不给咱中国人机会!娘的!众弟兄又七嘴八舌,对。练把式,强身体,等机会……
那改芝在屋里隔着窗户看着院里的稀罕,问田利娥,娘,茂生舅舅成立了荞麦会,他们干嘛要成立这个?田利娥说,这有啥稀奇的,还有馒头会,饺子帮呢。等过几天,娘也参加个缝纫会,入了会大伙儿都能互相帮衬一下,万一遇到个麻烦事,总有个主心骨啊。改芝看着院子里的高焕又对田利娥说,娘,高焕还认得字哩,田利娥也凑到窗户前,看着院里的人,听着高焕宏亮的嗓门,又瞥了一眼闺女,知道了改芝对高焕有意,便对改芝说,高焕今年多大了,改芝顺嘴说,十五岁,比我小两岁,说话的时候眼睛也没离开高焕,说完才觉不妥,回头看娘,正看见田利娥笑眯眯的盯着自己看,脸突然红了,娘说,我看高焕这孩子不错,不知道高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