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撒鲁,阿里克谢彼得帕克托洛夫斯基,所有的演员,所有的跟班,还有韩家的人,没想到演出会引起如此大的轰动,会收到这样的效果 ,人们像捡了多大便宜似的,平时不舍得吃不舍的穿,可是一说去看露胳膊露腿的老毛子的马戏,可以不吃不喝,有的为了看一场马戏,把早饭钱都省了几顿,抱着羊羔的,有的把家里下蛋的老母鸡都卖了,谁说咱们中国人没有热情?没有激情,只不过是没有引发热情和激情的东西罢了,这马戏团的演出一场接着一场,银洋一罐子接着一罐子,挣了钱人际关系极其好相处,看谁都顺眼,跟谁都没意见,哈撒鲁每天蹲在大棚里,阿里克谢彼得帕克托洛夫斯基也是,精神百倍 忙上忙下,一点也不觉得辛苦,演员天天见到现钱,收入比原来翻了一倍,更是没的说,有几个刺头,爱斤斤计较的,也不言语了,因为没时间内耗了,还是挣钱要紧 ,最突出的是人家那三位从恰克图回来的兄弟,又当翻译 又干活,马戏团的俄国人和其他中国人的沟通全靠这兄弟三人,当然,哈撒鲁也不慢待,多劳多得,谁能力大,付出的多,谁就多分钱 ,这兄弟三人对哈撒鲁的做法也算满意。还有哈撒鲁那十几个跟班的,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把后勤保障工作干的井井有条,让哈撒鲁省了不少的心。阿里克谢彼得帕克托洛夫斯基的亚历山大马戏团的精彩表演让这个片古老土地上的人们开了眼界,先别说别的,那马戏团的十几辆大马车所到之处浩浩荡荡,尘土飞扬,那种气势就很震撼。那马车是四个轮子,和中国的马车完全不同,没有驾辕的马,前后各两匹,都是拉套马,所以,人家这个马车,拉的多,跑得快,是中国的两轮马车不能比的。哈撒鲁围着马车转了好几天的圈,研究这四轮马车的结构,心里盘算着再干一家四轮马车厂,这马车可比两个轮子的马车好。
演到后面,看的人就少了,哈撒鲁和阿里克谢彼得帕克托洛夫斯基通过通过兄弟三人的翻译商量一下,决定开拔,先去宣化,再往西走,边走边演,于是收拾行囊离开张家口去宣化演了十天,又到大同,集宁各演了十天,从集宁又回到了张家口,边休整,边进行小型的演出,挣出来费用即可。因为半个月后要去北平,所以,车辆,马匹,还有那些狮子,老虎,大狗熊都要休息好调整好,包括节目和演员,都要排练,所以,哈撒鲁和阿里克谢彼得帕克托洛夫斯基商量好,把张家口作为大本营。张家口的街上顿时热闹了起来,那些马戏团的演员走到哪里都会被那些没见过世面的人们围着看。还有很多毛头小伙子看的痴迷了,竟然要拜老毛子为师学马戏,哈撒鲁一看这也是个机会,招些徒弟也是好事,于是就从这帮小伙子里面挑了八个人,又找了保人签了字据,算是新收的徒弟,无非就是打下手出苦力,没有工钱,管吃管住,这八个徒弟也是乐在其中,小伙子浑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劲,干活不怕,一天还管三顿饭,比家里都吃的好,不光是这些,主要是还能蹭马戏看,这得算多少钱,八个徒弟干的很欢。
一切准备停当,休整了半个月后,阿里克谢彼得帕克托洛夫斯基的亚历山大马戏团向北平出发了。路过下花园,怀来,涿鹿,经过灵山,爨底下,韭园,过了三家店,到了模式口,过八大处,杏石口,进了海淀,休息了一晚,第二天过了高粱桥,从西直门进了城。哈撒鲁被巍峨的旧都震惊了,雄伟壮观的城墙,鳞次栉比的街巷,繁华落尽大道东,皇家气象竟还是那么的明显。到了西四牌楼,找到了同和老店,一队人马进了后院,十几辆大马车把同和老店偌大的院子停的满满当当,老掌柜捋着白胡子感叹的说,这真是比当年慈禧老佛爷西巡的队伍都气派,那回我也见过,可没有你们这个气派。长途跋涉,人困马乏,在同和老店休息吃饭,下午,韩老板联系好的人来到同和老店找到哈撒鲁,寒暄过后把在北平的事情又敲定了一遍。
明天后天大后天连着三天巡游,已经跟巡警那边说好了,巡游路线是从西四到西单再到宣武门,出宣武门到菜市口再往东到琉璃厂,从琉璃厂往北,穿过六部口到长安街往东到天安门再往南到前门,出正阳门走煤市街到天桥,再从崇文门进内城,到东单,东四,从东四往西过景山北海回到西四的同和老店。一天一圈,连着巡游三天,三天后演出正式开始,地点就在中山公园,一次能容纳六百人的大棚已经搭建好了。
虽说北平是旧朝京师,四九城的人们吃过见过,可是这毛子的马戏对他们来说也是新鲜玩意儿,这声势浩大的巡游队伍比起天桥那些草台班子可是天壤之别,那些光着大腿露着半拉胸脯的金发大美女,或站或座,或爬或卧,在四轮马车上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