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延,也被拒绝了。
在互联网业内的技术人员看来,腾讯的活儿,他们自己都能做,干吗要花几百万美元去买呢?而且当时纳斯达克的股价‘嗖嗖’地跌,大家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除了新浪和搜狐,IDGVC还牵线找了雅虎中国,也被拒绝。
马化腾去拜访了同样在深圳,也是由IDGVC投资的金蝶,还是被拒绝。
曾李青还辗转找到大名鼎鼎的联想集团,当时的联想正与美国在线合力推广门户网站FM365,当然也拒绝购买。
另一家投资人香港盈科数码也加入了拯救腾讯的行动中。
他们与有国资背景的中公网谈判,试图投资中公网,并由其收购腾讯,实现业务整合,可这个方案中途夭折。
接着,香港盈科数码把腾讯推荐给自己控股的TOM,被管理层拒绝。
香港盈科数码甚至还找来香港著名导演王晶,想把腾讯与电影业结合,看看能否有盈利模式的创新,这一超前的构想当然也不了了之。
王晶是谁?
这是一个以拍鬼片,三级片和黑帮片出名的导演。
难以想象,如果当年王晶投资了腾讯,不知道腾讯后续如何发展。
可能QQ登录界面上都是邱淑贞的艳照吧。
想想这个假设就让人兴奋。
2000年第四季度在四处碰壁之中一天一天地过去了。
没有如果,没人愿意投资腾讯。
腾讯的用户数仍然在以惊人的速度猛增,注册用户数很可能在半年内就要突破1亿,可是国内却没有一个人愿意购买它的股份。
真是讽刺至极,后世都说流量为王。
在当年,在互联网寒冬时代,是现金为王。
这就看得出为了盛大早期那么牛X了,因为它是直接接触现金的公司。
蝴蝶翅膀扇动的飓风终于在太平洋上空形成的飓风。
这一天的下午,张浪接到了一个陌生人的电话,对方自称是曾李青。
前世读过《腾讯转》的张浪知道曾李青是腾讯内部负责融资的。
本来张浪没想到曾李青会打电话给他,要知道,当时张浪只留了一个名片而已。
曾李青能打这个电话,可见腾讯的情况已经危急到了什么地步。
可能第二天,公司就可能因为交不上服务器的租赁费用而被迫关掉。
“你们需要多少钱?”张浪的回答简单而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