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好好好,这样重生是吧 > 第57章 《凡苏有约》2

第57章 《凡苏有约》2

我们要做的,只是如何尽快找到自己,明白自己要什么,把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

戴志康说:“知识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机械模仿的。”

茅侃侃说:“我年纪小,还难以做到通盘的权衡利弊,所以只要一个机会来了,别管好坏,就冲上去通通拿住。换一种环境,过一种体验,这不就是年轻人该干的事吗?

张浪:“该犯的错误我们全都犯过,决断了就不去改变,犯错了也不后悔。”

李想:“我们不希望有什么天才。

没有从天而降的成功,每从跌倒里站起来一次,成功就近了一寸。

也没有平白无故的威信,每正确一次,威信就增加一分。”

张浪:“如果一件事情你比别人多付出5%的努力,就可能拿到别人200%的回报。做事要认真。”

茅侃侃: “我们要做的,只是如何尽快找到自己,明白自己要什么,把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

关键词三:家庭环境

难以想象,如果这些孩子生活在一个传统、保守的家庭里会怎样。

不上大学了,在许多父母眼里是件不可思议的事。

如果父母从着他们适应应试教育,如果父母不同意他们中途辍学,他们还会有今天吗?

戴志康的办公室立着一个空空的书架,“我不喜欢看书,我认为书是用来查的,不是用来翻的,我讨厌被动地接收信息,我喜欢从生活中掘取信息。”

戴志康的学习与常人理解的不同,他既不靠学校也不靠书本,而是从生活的细节学习。经常和朋友聊天到凌晨的戴志康,从中“偷学”到不少东西。

“另外,我喜欢独立思考。只有独立的人才会坚强。当遇到看似解决不了的难题时,不独立的人马上想到的是寻求帮助。

但在一个商业社会里如果没有利益的关联,没有人会帮你,你获得了别人帮助也就意味着自己商业利益的损失。”戴志康说,“再有,勇气和执著是创业必须的基本素质,而这两点独立的人很容易获得。”

戴志康把这种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归功于家庭教育,戴志康的父亲戴光在对记者总结他的教育方式时说,对孩子的培养不能限制得太死,要给孩子建议而不是命令,孩子觉得对的自然会采纳,要让他自己思考,不能给现成的答案,这样孩子才能有自信、有想法,不是一块只会跟着别人的木头。

“我觉得戴志康之所以能取得一些成就,是他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大学里就有了自己的产品,他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特别强,又有敢想敢干的冒险精神,还有就是这孩子是个踏踏实实干事的人,能容得下事、容得下人。”戴光这样评价自己的儿子。

无独有偶,李想同样来自一个环境宽松的家庭,他也把自己最重要的创业素质归结为“独立思考和总结能力强”以及不断学习的能力。

“我小学时父母给的是命令,初中时给的是建议,高中时是从朋友的角度提出参考,到了高中以后就是信任了。

父母给了我很多独立思考的机会,我基本没有受过什么束缚。”李想说。。

张浪说:“一个人长成什么样,父母绝对起决定性作用。”赵宁也说:“我的父亲从小把我当成哥们儿。”宽松的家庭环境,是他们成功的最初推动力。

无一例外,这些80后富翁们的父母从来不进行严格的家教,而是尽力让他们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

茅侃侃从小双亲离异,长期住在私立学校,“自己的一切事情都自己做主”。

作为教师的祖辈和父辈从来都任着戴志康使性子,只要自己想干,就“不惜代价”。

李想的家庭“从不拿学历和文凭当回事”,母亲告诉他,你自己的路,自己选。

搞艺术的父母给予李想“最重要的素质”就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一件事情到了张浪这里,“能做成就做成,做不成,绝不会推给父母”……

“知心姐姐”卢勤分析家庭教育的“五大冲突”时说:“过高的期望,带来孩子的无望;

过度的保护,带来孩子的无能;

过分的溺爱,带来孩子的无情;过多的干涉,带来孩子的无奈;

过多的指责,带来孩子的无措。”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呢?

三、财富新贵引发了教育新思考

“因为出了我们这样一批人而在社会引起什么‘高等教育无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