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姐和宝钗议论许久,直到人回:“老太太那里摆饭了。”
两人方作罢,往贾母院中行去;李纨、探春,已经先离开了。
是日午饭,贾母、黛玉、探春、惜春四人,统共只有十六个菜。
王夫人亲来伺候,向贾母解释少了几个菜的原因。
贾母听后,道:“也尽够了,以后就按这个例来吧。
既然要省俭,自然是从我开始了。”
王夫人有些赧颜,陪笑道:
“这是宝丫头的主意。老太太想什么吃的,尽管告诉我们,不在此例。”
贾母道:“想吃的时候再说吧。今儿剩的饭菜不多,就不留你们吃饭了。”
王夫人、李纨、宝钗听了,向贾母告辞。
独凤姐留了下来。
凤姐笑道:“琏二爷不在家,我一个人懒得再摆饭。
老祖宗,我就在这扒两口吧。”
贾母笑道:“你这猴儿。你既然不嫌弃,就在这吃吧。”
说着,众人都笑了。
贾母、黛玉等人,其实没吃多少,桌上饭菜还剩下不少。
凤姐拉着鸳鸯过来同吃。
婆子丫鬟添上碗筷,两人很快吃完。
此时正是盛暑时候,贾府众人都有午休的习惯。
林黛玉出了身汗,洗了澡后,方才午睡;
正睡得迷迷糊糊时,听见外间有人说话。
黛玉心道:“这是谁在外面?别人都睡了,她怎么不睡觉?”
细细地听了几句,原来是紫鹃和宝钗在说话。
宝钗在问套问紫鹃家人的情况。
紫鹃略微说了几句,只说父母都在贾母院里做事。
黛玉心道:“这宝姐姐也忒精神了。
可能是吃多了石榴叶茶的缘故。”
紫鹃有些不耐烦,但又不好赶宝二奶奶走。
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闲话。
宝钗道:“林姑娘是女才子,你跟了林姑娘多年,就是半个女才子了。
将来府里放你出去,要找个‘才貌仙郎’才匹配得上你。”
紫鹃道:“宝二奶奶过奖了,我不识字的。”
宝钗道:“怎么会呢?香菱跟林姑娘学了几个月,连诗都会做了。”
紫鹃道:“香菱聪慧,我不行。”
宝钗道:“依我看来,你比香菱聪明多了。
如今香菱是琏二爷的爱妾,你的将来不会比香菱差。”
紫鹃道:“宝二奶奶过奖了。”
宝钗道:“这双鞋子是你做的吗?手工可真巧。”
紫鹃道:“宝二奶奶过奖了。”
林黛玉听到这里,睡意早消,肚子快笑破了,噌地坐了起来。
嬷嬷们听见黛玉醒了,忙唤紫鹃等人进来服侍。
半晌后,黛玉梳洗了出来;
宝钗犹在外间坐着。
林黛玉对此,佩服得五体投地。
她知道宝钗必有所求,因为宝钗就差把算盘珠子挂在脸上了。
两人说了几句闲话后,都往贾母屋里走去。
不一时,探春、惜春也来了。
众姐妹陪贾母玩了两圈骨牌,宝钗院里丫头来回:“舅奶奶和琴姑娘来了。”
宝钗忙起身,告了罪,匆匆离去。
鸳鸯替贾母垒完牌,笑道:
“林姑娘,今儿中午,宝二奶奶精神还是那么好吗?”
惜春奇道:“鸳鸯姐姐,二嫂嫂精神好不好,你怎么问起林姐姐来了?她如何会知道?”
鸳鸯笑道:
“四姑娘你不知道。宝二奶奶不睡午觉,中午喜欢待在林姑娘屋里呢。”
惜春道:“这可奇了。她不回自己屋里,在林姐姐屋里做什么?
她不睡觉,林姐姐也要睡的。”
鸳鸯笑道:“四姑娘,宝二奶奶在园子里住的这几年,精神一直好得很,她从来不午睡的。
林姑娘,你可要小心哦。
宝二奶奶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黛玉苦笑道:“前儿宝姐姐和我说了一个什么‘石榴叶茶’。
把那新发芽的石榴叶,摘了做成茶叶;吃上几天,白天就不会犯困。
宝姐姐可能是吃多了这种茶叶,精神一向很好。
你们有人吃过这种茶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