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不到什么是被充实的感觉,因为他们总忙着充实别人。我想,他们是没试过寒夜凌晨一份热盒饭下肚的感觉。
刚才去买饭,不小心在电梯里看到自己的尊容,已经胖到没有边际了,自尊受打击,吃心大减。
可还是挣扎犹豫着出来了,因为唯美食不可辜负。外面竟然下雪了,不大,雪花轻灵白净,飞飞杨杨的,让天地也空灵起来。突然想到白居易的“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于是决定,不吃了,喝点。
超市酒不少,一眼看到包装别致的江小白,于是,拿了一瓶二两装的。
早就听说过江小白,他的老板陶石泉曾在金六福做过十年营销,撞到了职业经理人的职场天花板,于是自己出来创了这个牌子。
很奇怪,别的酒厂都说自己的酒绵香甘甜,后味悠长,厂是百年老店,有千年酒窖。可江小白完全不讲味道,不讲历史,他的卖点是社交和文案。
其实想想也不难理解。江小白的目标客户是年轻人。年轻人的特点是爱热闹,喜欢社交,喜欢动人却无用的文字,却偏偏不太懂酒。俗话说“三代为官,学会吃穿。”喝白酒这种事,没喝上十几年,喝过上百场酒,分不出酱浓清米,体会不出好酒过喉那份舒爽。年轻人喝酒,只要入口不辣,能喝得爽,能醉倒就好了。跟他们说什么绵甜爽净,芳香纯正,完全是抛媚眼给瞎子看。
江小白的定价也挺有特点,比二锅头贵点,比传统名酒便宜很多,既不让人觉得廉价,也能喝的起。好像包装还不少,二两的单人装,一斤的小聚装,三斤的餐会装,应有尽有。
再加上清爽别致的包装,直抵年轻人心的文案,深耕到小酒馆,小超市的渠道,于是,一下就火了。
江小白大卖,不是酒多好,是找准了年轻人钱少,喜欢时尚,爱扎堆,喜欢鸡汤的痛点。
今夜我也来个聊夫聊发少年狂,喝口这个。酒入口,还行,清香型,略带点甜,要是我没尝错,应该是添加了香精。
酒瓶上写着“单纯高粱酒”和“我是江小白,生活很简单”的广告语。人可以单纯,白酒不能。有做酒的朋友告诉我,一种粮食酿的酒除了味道单一,没层次,还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喝了容易头疼,所以一般白酒都是两三种粮食合酿,而大名鼎鼎的五粮液,就用了五种粮食。
喝了几口,真上头了。江小白真如青春,单纯甜美,但一不小心,就会把自己搞得头大如斗,狼狈不堪。
有点难受,这算不算被青春撞了一下腰?
天冷,在火钵里热了一壶黄酒,在减肥,没弄下酒菜。一壶暖酒下肚,浑身舒坦,恹恹地想睡。
记得有朋友在他的客栈挂着一幅字:汉书下酒,白云上茶。
男人饮酒,多少都要些佐酒物。俗点的,一盘花生米,二两猪头肉;雅的,一本汉书,几页春秋;放浪点,可以寻觅秀色。我属于三不靠,肉怕三高,古书看不懂,美女又懒得勾兑。
以前,下酒的,是我的胡思乱想,今天,酒至半酣,一点想法也没有,满脑子都是怎么赚钱。
人总归会变成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前两天,网易公开课,看一香港教授讲苏东坡,那口白话,听得我牙疼。第一课是比较子瞻在不同年纪写的《定风波》。那老师说苏轼壮年的“也无风雨也无晴”,多少有些死撑的意味,一路风波,依然不肯认输,以为之前种种,不过是“料峭春寒”;及至老年,认命了,明白自己虽有一肚皮才华,究竟不合时宜,于是放下了,方有“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洒脱从容。
本来书房挂着“莫听穿林打叶声”,听了老师的课,又淘了“常羡人间琢玉郎”。字快递到家,竟然找不到挂的地方。前段时间还写过,“别把家具堆满新房, 留一面可以透气的白墙 ,我要在上头画山林池塘”,现在竟然也要把四壁挂满,真是讽刺。
寻觅合适白墙的当儿,突然想到,“也无风雨也无晴”,不无自欺欺人的嫌疑,却正适合我目前的状态;“此心安处是吾乡”虽然圆融,可上有老下有小,我又怎敢奢谈安稳。
即使挂上了,此心也不会安,心不安,故乡也是梁园,不敢贪恋。
一个年纪干一个年纪的事,哪怕窗外“料峭春风”,哪怕只有“竹杖芒鞋”,也只能硬着头皮“吟啸且徐行”。
是风雨还是晴,就看命了。
有朋友无意中得了一尊清代铜佛,配了一副楠木佛龛,供在了家里。他是个有长性的人,虽不至于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炉香倒也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