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朱春花想着先报个价格再说。
“你这小姑娘,哪有还价还这么多的,最多给你们少二钱银子,不能再多了。”这整个镇上就他一家卖驴的,价格自然是他说了算。
“可我们家没有这么多钱呢,要不然那个庄户人家买头驴呢,又不能耕地,只能拖拖货。哎,看来还得攒个一年才能来买了。”朱春花看这老板的神情,就知道这人虚报价格。
“春花,那我们走吧,我们总共就五两银子,还要配个板车,哪想到这驴现在卖的这么贵,”朱成富也是个会演戏的,三人一副很惋惜的样子准备离开。
老板眼睛提溜转着大脑飞速思考,五两银子他也是能赚不少的,这好不容易碰上个买家,要是等明年,还不一定再来呢。
“三位等等,现在行情也不好,我亏一点就亏吧,五两银子卖给你们算了。”
这来的可是朱家最聪明的三个人,怎么可能让老板宰了。
“老板,实在抱歉,刚刚小侄女没有说清楚,我们今天按照家里吩咐,是要买一头配着板车的驴,要不然买回去也用不上的。”朱木柱假装憨笑上前赔了一礼。这做生意别人报价你还价,如果对方同意你又不买,可是会被视为找事儿的。
一个板车也得五百文呢。老板被气的一堵,这是得寸进尺上了。
“板车配上不可能是这个价了。”
“没有板车我们买回去也交不了差,那我们回去商量商量,实在不行等钱攒够了再来,这驴你给我们留上半年。”
“......你们这,算了,算了,旁边还有个旧板车,你们真心想买就一起装上,再有要求那你们就明年再来吧。”老板心里堵得慌。
旧板车总比没有的好,轮子都还能用,大不了回去自己用木板在改造一下。最终三人以五两银子的价格喜提驴车一辆。
“叔,你会赶车吗?”
“我不会...”
“我也不会...”朱成富也摇头。
三个人拉着驴车大眼瞪小眼,买个驴车还得走路,路过镇子别人都回头瞅他们,看来回去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家里人学学赶车了。
接下来就是买铁,这打铁板、锅盖还有支架模具需要时间,朱春花把样式尺寸报给打铁匠,交了定金约好两天后来拿。然后三人又去买面粉、买砂糖、还买了菜油、芝麻。
“想想还要买什么,我们一次性都买了吧。对了,得买打包的油纸。”做鸡蛋糕的东西都买齐了,就差卖鸡蛋糕的打包袋了,这个时代肯定是没有塑料袋,还好大伯朱铁柱会编竹子,到时候编一些小的篮子,铺上油纸就可以做打包盒了,买的少的就用油纸包一下。
“今天花的钱比我这一辈子花的都多。”朱木柱感叹道。
做生意的东西买齐了,大概算了算,驴车花了五两,铁具花了二两,其他大大小小的备货花了二两,足足用掉了九两银子。三人路过面摊都舍不得吃上一口面糊糊了,默默地啃着家里带的烧饼牵着驴回村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