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忙把几人引进院子里,院子里有一套石桌椅,王氏让几个媳妇摆上茶水。
“那次回去后,家中有点事耽搁,所以今日才登门,是我们礼数不周了。”少夫人解释道,又给仆人递了眼神,让他去车里拿礼物。
“不打紧不打紧,那日孙女收了你的金镯,这已经很贵重了。”来的是女眷,家里男丁站的远了些,由王氏带着媳妇们接待。
“比起你们救了我外孙,那不算什么的。这些是我们今日带来的谢礼,你们收着。”旁边的夫人是这位少夫人的母亲,带了点施恩的语气说道。她看朱家很穷,心里知晓对方很需要钱。
仆人把六卷布匹,四盒糕点,一个小木箱放在了石桌上。小木箱被丫鬟打开,里面明晃晃的放着五锭银子,看样子是十两一个。
“这......”王氏几人见这么多银子,一时反应不过来,看了看春花,仿佛十岁的小姑娘才是家里的主心骨。
【这是要发啊...看来这两人不简单,非富即贵。】
“夫人,布匹和糕点我们收下就好了,银子不用给了,突然的暴富或许对我们家不是好事。”朱春花听出对方施恩的语气,自始至终对方都不曾告诉姓甚名谁,家住何方,既然这样她就要让对方觉得欠了朱家一个恩情。
“你这小姑娘,有多少人想要一夜暴富,你这样想不代表你们家人是这样想。”夫人看了看王氏婆媳几人以及站在堂屋门口的几个男丁。
“这位夫人,你们把钱收回去吧,我们家现在有营生的手艺,春花说的对,挣钱的事还是一步步来的好。”朱大力和儿子们对视一眼便都赞同朱春花的说法。
“呵呵,你们家果然不一样,难怪能有办法救我儿。刚刚是我母亲说话有所欠妥,我替她给大家赔礼了。”少夫人站起来施了一礼,对朱家好感倍增,这么多钱放在任何一户人家都不可能拒绝的。这村里人一年省下个二三两就很不错了,五十两意味着他们得攒半辈子。
“我夫家姓卫,在县府当差,我母家是镇上李府,如果以后需要帮助直接去李员外府上递话就行。”卫夫人介绍的含蓄,夫家能在县府当差的,肯定就是官家娘子。
“卫夫人客气了。你们先喝茶,我们去做饭,等会就留在这里用点便饭吧。”天色也不早了,王氏忙让小王氏几人去灶房安排晚饭。
“不用了婶子,我们今日还有事,得回镇上了,有时间再来拜访。”
既然对方都这样说了,家里本来也没有什么好招待的,自然就不再相留,客客气气的把两人送上马车。卫夫人临走还拉着朱春花说了几句,意思就是春花是个聪明的好孩子,以后她回镇上就让人带春花去府上玩,当然这些大概是客气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