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同那摊主聊了起来,三言两句,聊得还挺开心。
赵凤菊不知自己姑娘和人家怎么说的,竟然让对方同意:她们绣荷包,绣完的荷包可以拿到她这里卖。
不过前提要好看。
接着,摊主拿出来几块白色的小布递给她,她再给人掏了钱,场面更加融洽了。
赵凤菊心都提起来,不敢随意插话,等到闺女和人聊完后,离摊子走了一段距离,才说道:“苗儿,究竟怎么回事?”
周苗苗见赵凤菊一脸担忧地样子,耐心地和她细细说来。
“……不用担心,那大娘什么也没出,只咱们要把荷包绣好。绣好后,或是拿到她那卖,或是直接卖给她。所以,她才答应得这般爽快。”
周苗苗看来,那摊主还是不太相信她能绣好,所以敢随口承诺。
在她的眼中,周苗苗拿来的荷包若是比不了她摊子上的,到时她拒了就是。还能赚一点卖小布的钱。
所以,看似聊得很好,实则好些东西没有定,比如价钱。
周苗苗不想赵凤菊担心,没有告诉她这些。
主要她有信心,她拿出来的荷包,一定会受欢迎,不会亏本。
然而,在赵凤菊眼中,这不是一件小事。
虽然周家平日偶尔搓麻绳去卖,一来麻绳的“本”没有多少,都是一些不值钱的“草”;二来卖麻绳有经验,来到县城随便蹲个地方,就像周老二和周老三卖枣子一样,找个不收费的地,蹲那,有买的就卖。卖不出去,再拿回家。
赵凤菊没有卖过荷包,甚至都没用过这精细玩意,猛不丁地,闺女就和人家谈好了,要绣荷包卖。
万一卖不出去,可怎么办。
赵凤菊一时心里有许多担忧的地方。
更重要的,
“苗儿,你会绣花样子?”
周苗苗十分淡定,厚脸皮地说:“嗯。看周倩倩,还有村里会绣的人绣过。看多了,就会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