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自有日月照山川(科举) > 第 44 章 [晋江独发·潇潇...

第 44 章 [晋江独发·潇潇...

熟道,仍是艰辛。

打一开始,乔守鹤便问孙儿们:“是上山难,还是下山难?”

下山容易上山难,此乃常识。

老爷子笑笑不解释,只言:“随祖父爬到山顶便知了。”

草露湿鞋袖,斜径藏人家。

虽累虽苦,倒是一路好风景,祖孙四人说说笑笑,心情舒畅了许多。

不知觉两个时辰过去,几人攀至山顶。

往前远望,层峦叠嶂云雾绕,高低起伏山连山,三兄弟才晓得,他们今日爬的不是一座山,而是一群山。

“所以,是上山难还是下山难?”老爷子再问。

三兄弟听解。

老爷子望着群山感慨道:“心中只有一座山的人,周而复始,自然是下山易于上山……可你们都是心有千山万壑之人,岂容自己翻过一座山便止步不前?”

“人入群山,山山不同,岭岭艰难,若想再爬更高山,便要耐得住下山时的迷惘,有万山围子皆在脚下的决心。”

“唯有如此,才是你征服了群山,而非群山困住了你。”

三兄弟心思各有不同。

乔见山想起那日未破的棋局,终于晓得自己把自己当棋子,才会困在纵横黑线当中,他向祖父作揖道:“孙儿悟了。”

“三哥你悟什么了?”乔见川追问。

乔见山不应。

“小气。”乔见川抻抻腰,听闻远山有鹤鸣,叹道,“祖父说得对,高山闻鹤鸣,待我步步升高,便不用听课室里那些小鸟雀叽叽喳喳了。”

他又问乔时为:“五弟,你悟了吗?”

乔时为心中多了几分勇气和决心,笑应道:“橘子先我一步悟了。”

“橘子?快说说。”

各有所思,各有所获,乔守

鹤的一次爬山,恰逢其时地吹散了孙儿们心头的阴霾。

老爷子拍拍乔见山的肩膀,说道:“不要怪你的父亲,从县衙到京畿官府,他也在爬山,他不是不关照你们,他只是还没看到那么远。”

乔见山点点头。

……

……

看过了高山霜叶,回到国子监里,又闻桂花香。

更高的一座“山”,很快出现在乔时为跟前。

三年一科考,秋日解试在即,国子监内又躁动起来。

太学生们想要入官,有两条路可选,要么升入上舍,通过上舍试入官,要么参加科考,集英殿前听奏名。

这成了权贵反击寒门的好时机。

真正的手段从不是亲自动手……

这日,乔时为去三哥斋舍时,听到三哥与舍友李良青吵得很凶。

“入太学五载,我兢兢业业读书、写文章,三更睡下五更起,对得起‘勤学’二字。而今,我一未窃用他人文章,二未阻碍他人、残害他人,何至于到令山弟感到不齿?”李良青捶胸问道。

乔见山已把自己的物件搬到一侧,离李良青远远的,冷言道:“你既把文章送了出去,又得了赏识,还有人替你张罗换斋舍,难不成还要我把事情说了明明白白?”

原愿意接受寒门行卷,如遇有学之士,必鼎力推荐,助其登榜。

又以“学问不分高低贵贱,一切看学问”为幌子,自诩为高义大儒。

所谓行卷、温卷,便是把自己最好的文章呈送给大儒,以求推荐录用,增加中举机会。

真心为寒门考虑的人,仔细想想,便知其中猫腻——天下无端岂会掉馅饼?无非是以利引诱,一点点瓦解寒门的意志,将他们击碎成散兵游勇。

毕竟没经烈火烧过的陶胚,终究是土捏的菩萨,水一晒干就裂成碎片。

李良青便是上钩者之一。

更令人可气的是,他们明知是钩,依旧趋之若鹜。

“山弟去岁刚正之举,寒门者无不赞颂,我亦如此,佩服不已,也曾盼自己能为众人拾薪,燃一把火。”李良青说道,“可山弟知晓否,我为何总把斋舍收拾得一尘不染,不愿自己被褥有一丝褶皱?因为这是一介寒门子为数不多的尊严,只有这般,才能压住心里的斤斤计较,一日日告诉自己,即便住在最差的斋舍里,也能比他人过得干净体面……我自欺欺人地‘体面’了五年。”

说着说着,李良青怒气外溢,有些咬牙切齿,他道:“读书人谁不自诩松竹?谁愿意卑躬屈膝、点头哈腰?但不是谁生下来嘴里都含着金勺羹,也不是谁都不在意每月多领少领几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