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卫所也极为空虚,当时陕西卫所军士,竟有超过十分之三者出现逃亡等情况。
“除各边操备及屯田外”,每卫的守城正军只有二百名、一百名,甚至五六十名,且多为“老弱惩赢,不堪守战”之人。
为振兴军备,朱佑樘依靠以马文升为代表的朝臣,在京军整顿与边备守御上做了种种努力,采取一系列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多少改变了边备空虚的弱态,为“弘治中兴”赢得了相对安定的外部环境。
但因积弊年深日久,弘治一朝的军队和边防问题依旧百弊丛生,这些小修小补更加难以扭转明朝军事力量日益衰落的趋势。
朱佑樘在处理万贵妃一事上,最能体现自己的宽容。
尽管传说中他的母亲纪氏是被万贵妃害死的,但当弘治初年,御史曹璘请求削去万妃的谥号,鱼台县丞徐顼则请求逮捕当时诊视纪太后的诸位医官并逮捕万氏家属,查问纪太后过世时的真实状况时,朱佑樘却认为这样的做法是违背先帝的意愿,拒绝接受。
根据官方资料记载,朱佑樘一生仅娶妻孝康敬皇后张氏一人,从不纳宫女,也不封贵妃、美人,每天只与皇后同起同居。
在历代皇陵中,都有妃嫔陪葬,而朱佑樘的泰陵只葬着夫妻两人。成年健康的皇帝一生只有皇后一人,在历史上几乎就是绝无仅有,明代学者在叙述此事时有褒有贬。
据记载,在南宋时期华夏已有牙刷,在四川成都中药博物馆依然展出一把宋代竹柄牙刷,堪称医史文物珍品。
米国牙科医学会和米国牙科博物馆等的资料显示,世界上第一把牙刷是由朱佑樘于弘治十一年(1498年)发明的,方法是把短硬的猪鬃插进一支骨制手把上。
2004年,伦敦罗宾逊出版社出版的《发明大全》一书,列举了人类300项伟大的发明,也把牙刷的发明权归到朱佑樘名下。
……
在介绍完朱佑樘之后,天幕上又开始介绍下一位皇帝。
大明第十位皇帝:朱厚照。
弘治四年九月二十四日(1491年10月26日),朱厚照生于宫中。
他是明孝宗朱佑樘与孝康张皇后之间唯一的儿子。
其生辰八字为辛亥(年)、甲戌(月)、丁酉(日)以及申(时),倒过去正好是申、酉、戌、亥,“连如贯珠”,与明太祖生辰八字的情况相同,按照传统的命理学说,被视为吉兆。
翌年三月初七日,孝宗以《尚书·尧典》“光被四表”与《易·大象传》“大人以继明照四方”之意,赐皇子名“厚照” ,次日就册立为皇太子。
弘治十一年(1498年)二月十八日,朱厚照出阁讲学,由程敏政、梁储、焦芳、王鏊、杨廷和、费宏、靳贵等二十人出任讲官。
他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对讲官的礼仪十分到位,而且记忆力超群,上一天所教内容在第二天就可以掩卷背诵,所有讲官的名字也被他记住,只要有一人没来就会被他发现。
孝宗对他十分疼爱,外出游览时都会带上他,随时教导。
不过,朱厚照的学习进度很慢,到他登基前只学过《论语》和《尚书》,都还没学完。
影响其学习进度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在学习之外更热衷于骑射,而孝宗也不会管他。
弘治十八年(1505年)五月初六日,病危的孝宗召阁臣刘健、李东阳、谢迁入乾清宫东暖阁,交代后事,将皇太子朱厚照托付给他们。
翌日,孝宗召朱厚照入乾清宫,嘱咐他“务遵守祖宗成法,孝奉两宫,进学修德,用贤使能,毋怠毋荒,永保贞吉” ,随后在午时撒手人寰。
其后,经过文武百官、军民耆老三次劝进,朱厚照于五月十三日同意登基 ,根据钦天监所择吉日,于五月十八日即皇帝位于奉天殿,宣布改元正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