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来个,都是十一到十六岁的民间小姑娘。
因为这个,江南那边还搞出了“拉郎配”的风潮。
朱载坖即位后越来越放纵,身体也越来越差,到隆庆五年(1571 年)下半年,他得“色痨”这事儿都快成公开的秘密啦。
隆庆六年(1572 年)正月下旬,朱载坖病魔缠身,手腕上还长了热疮。
稍微康复后,于闰二月十二日上朝,随着钟声悠扬鸣响,文武百官如过江之鲫般鱼贯而入,依次进班站立。
高拱和张居正从内阁走出,沿着北面拾级而上,过了会极门,望见乘舆停放在御路中间。
高拱心生狐疑:“皇上不御座,难道是要去文华殿吗?”
赶紧趋步向前迎去。这时有几名内侍如疾风般疾驰而来,大声传呼宣召阁臣。
待他们二人快步行至乘舆前时,朱载坖已经下了金台,面带怒色而立,诸内侍如群星拱月般环跪于两侧。
看见高拱赶到,朱载坖面色稍霁,上前用力拉住他的衣襟,似乎有话要说。
高拱心有灵犀,立即奏道:“皇上为何发怒,皇上现将何往?”
朱载坖余怒未消地说:“吾不还宫矣。”高拱劝解道:“皇上不还宫,是要去哪里?望皇上还宫为是。”
朱载坖就让高拱送他回宫,路上还亮了亮手腕上的伤疤,嘴里念叨着:“我家祖宗打下这二百年的江山传到今天,有个长寿的皇帝,那可是社稷之福啊。只可惜东宫年纪太小了!”每说一句就叹口气,还不停地使劲捏高拱的手。
高拱一见这情形,忙问:“皇上您洪福齐天,怎么会这么说呢?”
朱载坖嘟囔着说:“有人欺负我。”
高拱赶忙安慰道:“是谁这么大胆,冒犯皇上,咱们老祖宗可有重法,皇上您告诉我,我一定严惩不贷。皇上您病才刚好,可千万别生气,气坏了身子可不好。”
朱载坖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叹着气说:“好多事都是那些太监搞坏的,先生你哪里知道啊?”
在朱载坖的要求下,高拱一路牵着他的手,把他送回了乾清宫,张居正和随后赶来的成国公朱希忠也一起陪着。
朱载坖进殿后,又把高、张二人叫到他的御前,说:“自古以来皇帝的后事……你们好好商量着办吧。”
中间有两句高拱他们没听清,大概是在交代后事。
出殿后,朱载坖又让太监传话,让高拱在宫里守着别乱跑,高拱便拉上张居正一起留下了,皇上也同意了。
晚上,高、张退至端门外西阙内臣房值宿。
四天后,朱载坖身体有所好转,高、张才回家。
五月二十二日,朱载坖病情加重。
二十五日下午,朱载坖病危,传阁臣高拱、张居正、高仪进乾清宫,领受顾命,辅佐年幼的太子朱翊钧。
此时朱载坖已不省人事,第二天(五月二十六日)卯时就驾崩于乾清宫。
七月初三日,群臣上谥号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庙号穆宗。
九月葬于明昭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