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四旬,跟祖明澈不是一代人,他对祖明澈一点儿都不熟悉,听了手下人的禀报,才知道这是祖家三公子。
他心想:“早些年间,人们都说祖三少是残废,怎么这时候看着好好的?”
因此,殿试之时,赵凌帧特意追问这件事。
祖明澈回答:“禀皇上,草民在18岁的时候,吞了一颗灵丹,侥幸治愈了残疾,但错过习武的年纪,只好弃武习文。”
“原来如此。我看你聪慧儒雅,很适合习文。”在赵凌帧看来,习文的儒生都是犬儒,老实听话得很,而习武之人骄横有反骨。因此之故,他不但没打压祖明澈,反而将他的名次往前提了提,将他钦点为“状元”!
这个结果,不但让祖明澈感到惊讶,也让满朝文武感到惊讶。
“祖家乃是武修之家,父、祖两代大将军,怎么到这一代变了呢?”
“也不算彻底改变,毕竟老大祖明远还是武人,仍然在苍梧省领军呢。”
有人嘴上不说,心里却在想:“哼哼,做将军有什么好的?祖青云不是失踪了吗?就参加一场宴会,竟然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当消息传到苍南王府时,老爷子祖永寿惊讶得合不拢嘴:“什么?我的小孙子,考中状元了?我怎么不敢相信呢?状元是那么好考的吗?”
他活了一百二十多岁,见过不少状元、榜样、探花,那些人寒窗苦读十余年,或者二三十年,好不容易才考中,而祖明澈才读书几年啊?在儒学方面花了多少心思?一分功夫一分收获,没下功夫凭什么中状元?
祖永寿在惊讶之余,专门去打听了一下,获悉今年的一百名进士中,有25人出自青羊洞书院,榜样和探花都出自青羊洞书院,前十名进士全是名师、鸿儒教导的弟子,名列前茅乃是情理之中,但祖明澈被点为状元,就像天掉落的馅饼,怎么想都觉得古怪。
祖永寿虽然是武修,但作为柱国大将军,跟六部尚书和众多的文臣有接触,所以他对儒生了解颇深,知道科举不单考学问,还考功力和浩然气,儒修的浩然气隐然体现在文字中,试卷上的每个字,都暗藏着浩然气,如果功力不足,不可能考中进士!更别提进入三甲,被点为状元了!
换句话说,既然祖明澈考中状元,说明他有那个功底!不管那个功底是怎么来的,就是有那个实力!
因此之故,祖永寿怎么能不惊讶呢?
他把祖明澈叫过去,好一番盘问。
祖明澈没有多说,只说筑基之后,神识大幅增强,又得了芸儿的教诲。
因此,祖永寿将奇迹归因于孙媳。
他觉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或许因为孙媳从胡人杰那里得了秘法,将其传授给祖明澈,所以才有这番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