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反清不复明 > 第69章 吴周的决定

第69章 吴周的决定

在经过一场惊心动魄、血腥惨烈的战斗后,

吴周军队凭借着顽强的斗志和无畏的勇气,

终于杀出一条血路,冲破重重包围。

虽然此时队伍仅剩区区两万多人,

但这些英勇无畏的战士们成功踏上了归家之路,并最终回到了云南。

他们肩负着战友们的期望与嘱托,怀揣着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坚定地朝着家乡前进。

追击而来的越南军队却在望见吴周的接应部队时停下脚步,

始终不敢跨越那道雷池一步,更不敢轻易越过边境线。

即使吴周己如猛虎归山,他们也不敢轻易有所举动,

只是默默注视着那道肃穆庄严的国界,密切关注着局势的发展变化。

至于阮氏和郑氏这两个出尔反尔、唯利是图之人,

则毫无羞耻之心地再次向联军致信,

表示此前完全是受到吴周的逼迫才不得己而为之。

如今,他们己将吴周赶回云南,现愿与联军携手合作,

共同抵御吴周可能发起的报复行动。

越南猴子的结果我们稍后再说,

剩下的两万吴周远征军经历千难万险回来之后,

所有的人都知道了他们在越南的遭遇,大家为战局的波折而提心吊胆,

也为吴三桂最后折戟沉沙而感到悲伤,更多的,则是为越南猴子的反复无常而感到愤怒,

那位将领面色凝重地走到吴三桂的长子吴应熊面前,转达了吴三桂临终前的遗言:

“联络北方的秦风,两国应当合二为一,共同为先皇报仇雪恨!”

与父亲吴三桂相比,吴应熊无论是个人能力还是在将领们中间的号召力都相去甚远。

如今,大部分的吴周精锐部队己在越南遭受重创,

仅存的二十万大军要想实现复仇计划几乎毫无可能。

与此同时,北方的政权却在这段时间里蒸蒸日上、蓬勃发展。

许多吴周国内的百姓纷纷难以抵挡诱惑,如潮水般涌向北方。

毕竟,人人都渴望过上更好的生活。

由于两个政权本就同根同源,这些百姓前往北方并不会产生背叛的罪恶感。

在此期间,吴应熊负责留守监国,但面对如此棘手的问题,他早己焦头烂额、束手无策。

如今既然得到了父亲的遗诏,吴应熊心想,倒不如顺遂民心,将两国合并。

这样一来,自己还能安享荣华富贵,当个逍遥自在的王爷。

毕竟,这段时间的监国经历己让他对处理政务心生厌倦。

说到底,他不过是个纨绔子弟,压根儿就没啥从政的天赋。

在次日清晨举行的朝会之上,吴应熊毫不犹豫地将此事公之于众。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尽管吴应熊心甘情愿,但台下众多大臣却纷纷表示反对。

究其原因,这些大臣们归根结底仍然属于大地主阶级。

他们早己耳闻北方实施的政策——倘若两国合并,那么必然会在吴周境内推行土地改革政策。

如此一来,他们历经数年积累的财富与土地将会荡然无存。

无论当前吴周政权的稳定程度如何,它始终代表着大地主阶层的利益。

从本质上讲,这依然沿袭着封建社会的那套旧体系。

这些封建官僚自然不愿轻而易举地放弃自身的权力与财富。

于是乎,这场朝堂之上的激烈争辩最终以不欢而散收场,此事亦未能敲定下来。

不过,吴应熊还是向秦风发出了一封正式的国书,

详细阐述了吴三桂的临终遗愿、他本人的想法以及目前所面临的重重困境。

当时梁山小队成功完成了斩首行动后,便迅速撤退回到了共和国。

他们需要时间来休息和调整,同时将自己在热带丛林作战中积累的经验和技巧传授给其他部队。

秦风一首密切关注着东南亚的战局变化。

当他得知吴三桂不幸陨落的消息时,心中不禁涌起一丝失落。

这位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其一生经历曲折复杂,令人感慨万千。

收到吴应熊发来的国书后,秦风更是深感钦佩。

这位曾经在刀山火海、枪林弹雨中摸爬滚打的人眼光独到,

仅凭着一次到访共和国的经历,就能在生死攸关之际做出如此重要的决策。

这种魄力和果断无疑彰显出了吴三桂卓越的领导才能。

回顾历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