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血。
吃瓜群众眼睛晶亮,巴不得听这件事的细节,大妈明知故问:“秸秆垛里有啥事儿,你快点说清楚啊,急死人了。”
颜丹红也不管二国跟颜田是什么关系,反正她想让大嫂跟侄女赶紧走,要不弄得实在难看,于是对几人说:“回去吧,今天这么多人看着,净让人看笑话。”
她本了更狠的:“颜田的事我管不了,还是你们两口子管她吧。”
她凑到张翠莲耳边说:“大嫂,你知道大杂院各大妈的嘴有多厉害了吧,真别再能更难听的,还是颜田的名声要紧。”
听了这话,张翠莲的脸黑得像锅底一样,最怕二国提秸秆垛的事儿,实在是难听丢脸,看二国让他们必须马上走,一点余地都不给留。再逗留下去颜田不仅找不到对象,名声变臭就麻烦了,再不情愿,也得回去。
最后母女俩跟着二国出了大杂院,二国要确保颜田一定回家,让她坐自己的自行车,张翠莲坐班车回家。
看颜田百般抗拒但又顺从坐上二国的自行车后座,颜若其实想跟二国说像颜田这样又要在城里找对象又把他当备胎,他们可能不会有好结果,可是想了想她还是决定不发表看法。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吃瓜群众意犹未尽地议论着,看颜丹红手撑着额头搓个不停,颜若安慰她说:“他们早晚都会来这么一趟,大妈们都喷他们俩,这次弄得丢了脸面,她们俩怎么也不能完全不顾脸面吧,以后应该不会再来。”
颜丹红终于松了口气,也多亏了大妈们跟二国,要不这俩人非得逼她做出给找对象的承诺,她说:“对,这次丢了脸,应该不会再来。”
等颜若再回到这片最安静的胡同,书摊跟平常一样,已经有了四五个小读者,秦审墨问她:“走了?”
颜若点头:“嗯,颜田也就是我堂姐非要找个比你条件好的对象,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看俩娃都抬头偏着小脑袋看他,秦审墨伸手把他们的头扳正说:“你们俩好好看书,没你们俩的事儿。”
秦审墨觉得颜若的语气又正经又像是开玩笑,说:“你觉得我条件好吗,你觉得我怎么样,说说心里话。”
其实颜若是想问他会不会觉得她家的亲戚烦,没想到他是这个角度。
这次不是俩小豆丁抬头看他们,是所有小豆丁都抬头看,很有八卦潜质地等着听两人对话,颜若笑道:“小孩们都看书呢,咱们俩还是保持安静。”
——
颜若觉得秦审墨真是个有耐心的人,大晚上跟着颜若去上了三次课,都是匆忙从工厂赶回来扒拉几口饭就走,毫无怨言。
当然也可能是他们结婚不久他的耐心还没在日常琐碎中消磨干净的缘故。
“总跟我去上课你不觉得麻烦吗?”颜若问。
“大晚上的你自己肯定没法带俩娃,再说就是你一个人晚上在外面我也不放心。”秦审墨说。
其实没啥好担心的,这是城里最繁华人口最密集的地方,八点多大街上还好多人呢。
而且颜若不太相信她是樱桃沟刺头的事儿没传进秦审墨的耳朵。
她觉得一家人生活就要和气,她对秦审墨的脾气性格很满意。
不过她还是说:“你对你媳妇可真好,不管谁是你媳妇你都能对她这么好吧。”
秦审墨脑中有个大大的问号,啥意思?
第三次课上完,一家人赶回跨院,颜若要让俩娃洗手洗脚快点睡觉,法宝小脚丫泡在脚盆里,又在纸上写字:“舅妈都去上学了,我也要上学。”
太好了,这个榜样真没白当,比颜若预想的效果要好。
“法宝要去上学,那甜宝呢。”颜若问。
甜宝是个小跟班,既然法宝要去上学,她不假思索地说:“法宝去,我就去。”
秦审墨没想到困扰他们一家的上学问题就能这么解决,蹲下:“你们想好啦,要上学就得跟别的小孩一样,坚持下去,你们要是觉得可以我们就去报名。”
法宝在纸上写“我们要去”。
甜宝则擦干小脚,穿上拖鞋往屋里跑,边跑边喊:“姥姥,我们要去上学了。”
这几次上课,老太太都要等着他们回:“好,那就去上学吧,小孩总得上学,不能在家呆着。”
他们决定把俩娃送到福祥胡同幼儿园,这家幼儿园就开在胡同里,五零年就开了,已经开了三十年,很多老师都有幼师资格,一个月算上伙食费才两三块钱的费用,最重